问十答十 wèn shí dá shí
问十答十的意思
形容见多识广。
成语词典:问十答十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十字路口: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人都有缺点,哪能~呢?
一五一十: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十指连心:手指头感觉灵敏,十个手指碰伤了哪一个,心里都感到疼痛,常用来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极密切的关系。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十世单传: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古代刑法指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现在借指重大的罪行)。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寻花问柳: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十字街头: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七老八十:七八十岁,指年纪很老:别看他~的,身体硬朗着呢。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笑而不答: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爱答不理:(~的)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对人冷淡、怠慢:别人跟她说话,她~的。
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十目所视: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搜根问底:指追问原因、结果。
十里洋场:旧指洋人较多的地方。多形容旧时的上海。
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十年教训: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十日寒之: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
十室九空:十家就有九家空无所有。形容因灾荒或战乱等百姓大量死亡或逃亡的凄凉景象。《宋史·余靖传》:“今自西陲用兵,国帑虚竭,民亡储蓄,十室九空。”
九流十家: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置而不问:放在一旁不再过问。后用来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十死之地: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十二金牌: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不闻不问:不打听也不过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一夜十起: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
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十里长亭: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十转九空: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三风十愆: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九十其仪: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答问如流:形容对答流畅。《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此時 秦宓 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十相俱足:旧时谓拥有娇妻美妾。
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即穷验问:即穷:追究到极点;验:检验。抓住事实,追究查问。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金钗十二: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含蓼问疾: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响答影随: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十字打开:比喻话说的很清楚或道理讲的很明白。
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十旬四职:旬:十天。一百天高升了四次。形容仕途非常顺利。
十恶五逆: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十死不问: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十十五五:指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
十家连坐:旧时的一项统治办法。以十家为一组,一家犯法,其余九家如不检举,就同罪。
威风十足: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言十妄九: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拔十失五: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十荡十决:谓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形容作战勇猛。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