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易 guān lǚ dào yì
冠履倒易的意思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 【解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2. 【出自】:《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3.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成语词典:冠履倒易
显而易见 [ xiǎn ér yì jiàn ]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多形容对某一事物入迷着魔。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谈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翻箱倒柜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搜查。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步履艰难 [ bù lǚ jiān nán ]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或年老体弱等情况。
如履平地 [ rú lǚ píng dì ] 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衣冠楚楚 [ yī guān chǔ chǔ ]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投机倒把 [ tóu jī dǎo bǎ ] 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冠冕堂皇 [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常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的行为或言语。
倒打一耙 [ dào dǎ yī pá ]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责对方。比喻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责对方。
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没有次序。
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也可比喻创业经营艰辛,事物发展困难。
削足适履 [ xuē zú shì lǚ ]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西装革履 [ xī zhuāng gé lǚ ]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东倒西歪 [ dōng dǎo xī wāi ] 形容物体或人站立不稳、倾斜摇摆的样子,也可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没有秩序。
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生怕因疏忽而招致危险。
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原指把江海翻转过来,形容水势浩大或力量、声势极其雄壮,能掀起巨大波澜;现多比喻力量强大、动作猛烈,或场面、局势剧烈动荡、变化极大。
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原指古代官员的服饰和仪仗(含褒义),后用来形容外表穿戴得像人,行为却如同禽兽的人,比喻道德败坏、卑劣无耻的人。
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
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形容生活贫穷困苦,处境窘迫失意,经济上极为困难且精神颓丧,处于潦倒失意的状态。
知易行难 [ zhī yì xíng nán ]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整冠纳履 [ zhěng guān nà lǚ ]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通功易事 [ tōng gōng yì shì ]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回寒倒冷 [ huí hán dǎo lěng ] 形容反反复复,变化不定。
履机乘变 [ lǚ jī chéng biàn ] 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颠倒错乱 [ diān dǎo cuò luàn ] 指事物的顺序、规律被打乱,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也形容思维或行为失去条理,杂乱无章。
革图易虑 [ gé tú yì lǜ ] 改变计谋策略。
倒绷孩儿 [ dào bēng hái ér ]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单则易折 [ dān zé yì shé ]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人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醉山颓倒 [ zuì shān tuí dǎo ] 形容醉态。
纳履踵决 [ nà lǚ zhǒng jué ]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平易逊顺 [ píng yì xùn shùn ] 性情温和安静,待人谦逊礼让。
骑驴倒堕 [ qí lǘ dǎo duò ] 形容太平之世。
颠来倒去 [ diān lái dǎo qù ] 形容说话、做事来回重复或翻来覆去地折腾,没有条理。
倒泻箩蟹 [ dǎo xiè luó xiè ] 形容混乱杂乱无法控制的场面,或者是形容手忙脚乱的情形。
东西易面 [ dōng xi yì miàn ]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银河倒泻 [ yín hé dào xiè ]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一尘不倒 [ yī chén bù dǎo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戴清履浊 [ dài qīng lǚ zhuó ]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解民倒悬 [ jiě mín dào xuán ] 《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易地而处 [ yì dì ér chǔ ] 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替对方想一想)。处(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