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屠郑酤 téng tú zhèng gū

1. 拼音:téng tú zhèng gū

2. 意思:“滕屠郑酤”指唐代滕迈、郑薰二人,滕迈曾任屠者(屠夫),郑薰曾为酒商(卖酒者),后均官至高位,比喻出身低微者终获显达,也泛指不计出身、才华得以施展的事例。

3. 出处:出自《唐语林·补遗一》:“滕迈起屠沽,郑薰起商贩,俱为廉察。”(“屠沽”指屠夫与卖酒者,“廉察”指廉访使,为唐代官职)。

4. 近义词:

寒微发迹:出身贫寒低微却成就功业(侧重出身与成就的反差)。

白手起家:凭借自身努力从一无所有到成功(侧重奋斗过程的艰辛)。

起于陇亩:从平民百姓中崛起(侧重出身底层却获得地位)。

韦布登朝:平民凭借才学进入仕途(“韦布”指布衣,侧重学识改变命运)。

泥涂曳尾:比喻从卑微处境中崛起(出自《庄子》,此处指摆脱困境)。

5. 反义词:

世胄蹑高位:世家子弟凭借门第获得高位(侧重依靠家世,与“寒微发迹”相反)。

门阀垄断:权贵家族把持权力(侧重阶层固化,压制底层上升)。

出身论资:以家庭背景评判能力(侧重唯出身论,忽视才华)。

沉沦草野:才华被埋没于民间(侧重怀才不遇,与“显达”相反)。

贵胄承袭:贵族子弟世袭权力(侧重依靠血缘继承,非个人奋斗)。

6. 例句:

历史上如滕屠郑酤般从微末崛起的名臣,皆以才学打破了出身的禁锢。

他常以“滕屠郑酤”自勉,坚信出身贫寒亦能闯出一番天地。

小说主角效仿滕屠郑酤的经历,从市井小贩终成一代重臣。

唐代科举打破门阀,方有滕屠郑酤之辈跻身朝堂的美谈。

若论起逆袭典范,滕屠郑酤的故事至今仍令人振奋。

史书中“滕屠郑酤”的记载,印证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古训。

纵使身处底层,心怀壮志者亦能如滕屠郑酤般登上人生高峰。

戏文中演绎滕屠郑酤的传奇,道尽寒门士子的奋斗之路。

他在传记中提及滕屠郑酤,感慨时代若给人机会,终可改变命运。

后世以“滕屠郑酤”喻指逆袭,正是对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

滕屠郑酤

成语词典:滕屠郑酤

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椎埋屠狗 [ chuí mái tú gǒu ] 杀人宰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

郑玄家婢 [ zhèng xuán jiā bì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 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説,玄 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復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后以“郑玄家婢”指知书的婢仆。

屠狗卖浆 [ tú gǒu mài jiāng ] 浆:酒浆。以卖酒、杀狗为业的人。过去指职业卑贱的阶层。

右翦左屠 [ yòu jiǎn zuǒ tú ] 指歼灭净尽。

郑虔三绝 [ zhèng qián sān jué ] 谓 唐 郑虔 诗、书、画皆精妙。

枉学屠龙 [ wǎng xué tú lóng ] 枉:徒然,白白地;

屠所牛羊 [ tú suǒ niú yáng ]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朝歌屠叟 [ cháo gē tú sǒu ] 比喻未被赏识的贤德之士。

郑庄好客 [ zhèng zhuāng hào kè ] 《史记·汲郑列传》:“郑当时 者,字 庄 …… 孝景 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马 长安 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后用为好客之典。

屠肠决眼 [ tú cháng jué yǎn ] 形容死得异常惨烈。

饭牛屠狗 [ fàn niú tú gǒu ] 喻指从事低贱之事。

郑卫之声 [ zhèng wèi zhī shēng ]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郑声乱雅 [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郑人争年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过屠大嚼 [ guò tú dà jué ]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屠毒笔墨 [ tú dú bǐ mò ]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屠龙之技 [ tú lóng zhī jì ]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郑公听履 [ zhèng gōng tīng lǚ ] 同“郑履”。明 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 听履星俱下,列子 乘风气可骑。”

屠门大嚼 [ tú mén dà jiáo ]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郑卫之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滕屠郑酤 [ téng tú zhèng gū ] 宋 王安石 对 滕元发(初名 甫)和 郑獬(字 毅夫)的鄙称。

谏尸谤屠 [ jiàn shī bàng tú ]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郑昭宋聋 [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 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卖浆屠狗 [ mài jiāng tú gǒu ] 浆:酒浆。以卖酒、杀狗为业的人。过去指职业卑贱的阶层。

郑人买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郑卫桑间 [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 指亡国之音。

韫椟未酤 [ yùn dú wèi gū ] 韫椟:藏在柜子里;酤:卖。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寸土必争 [ cùn tǔ bì zhēng ] 指对每一寸土地都坚决争夺,毫不退让,形容在领土、阵地等方面的争夺极其激烈,也可引申为对任何利益或原则问题绝不妥协的态度。

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指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娇声娇气 [ jiāo shēng jiāo qì ] 形容说话声音娇媚柔弱,姿态做作,多含贬义。

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形容内心忧愁得像火烧一样,极度焦急不安。

血债累累 [ xuè zhài lěi lěi ] 指犯下的杀人罪行极多,所欠的血债多得数不清,形容罪恶深重。

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指马不停止地急促奔跑,形容人或事连续不断地进行,一刻也不耽误,强调行动的急切与不停歇。

楚楚动人 [ chǔ chǔ dòng rén ] 形容人姿态美好,神情凄楚或秀丽可爱,令人心动;多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神情或姿态惹人怜爱。

心知肚明 [ xīn zhī dù míng ] 指心里清楚明白,对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了解得很透彻,却未必会明说出来,强调内心的认知与外在表达的差异,常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对某事有默契的共识,或某人对情况心知却保持沉默的状态。

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理想时代,形容国家处于和平兴盛的阶段。

思绪万千 [ sī xù wàn qiān ] 指思想的头绪极多,形容内心感想、思考繁杂纷乱,思绪不断涌现。

仁者见仁 [ rén zhě jiàn rén ] 指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强调观点的多样性和主观性。

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顺水人情 [ shùn shuǐ rén qíng ] 指不费力就能给人的好处或帮助,比喻顺应某种趋势或利用现成的机会做的人情,无需额外付出太多代价。

凶相毕露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毕:完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

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指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形容人富有同情心且愿意帮助他人。

清廉正直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 指为人清白廉洁,坚守道德准则,公正刚直,不贪污受贿,行事光明磊落。

分秒必争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形容事物非常完善,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达到极致的完美状态。

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名垂千古 [ míng chuí qiān gǔ ] 指名声永远流传于后世(含褒义),形容人或事迹具有深远影响力,被长久铭记。

光彩照人 [ guāng cǎi zhào rén ] 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三教九流 [ sān jiào jiǔ liú ]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一个用来概括众多不同类别人群或思想流派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