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侧击 páng qiāo cè jī
旁敲侧击的意思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用或明或暗的语言影射、讽刺、攻击,或转弯抹角地表达出来。
1.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2.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从侧面含蓄表达
旁敲侧击的近义词
隐晦曲折、拐弯抹角、旁推侧引、含沙射影、话里有话、指桑骂槐、藏头露尾
旁敲侧击的反义词
讳莫如深、指名道姓、直言不讳、半吞半吐、直抒己见、开门见山、心直口快、单刀直入、直截了当、匪面命之、开宗明义、耳提面命
成语词典:旁敲侧击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突然袭击:指未经宣战,对他国突然进行武装进攻。有时也用来指不预先通知,使对方措手不及,难于应付。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左道旁门: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也借用在学术上。也说旁门左道。
旁逸斜出: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形容由于思念很深或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辗转:翻来覆去。反侧:反覆。
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打击报复: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以卵击石:也说以卵投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
不堪一击: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袖手旁观: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后以“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同志有困难,我们要全力帮助,决不能~。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迎头痛击:当头给以狠狠的打击:如果敌人胆敢来犯,就坚决给以~。
扑击遏夺:扑击:打击。指拦路打劫。
以劳击逸: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精锐的敌人。
击鞭锤镫: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旁蹊曲径: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
分进合击: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天打雷击:不得好死。
旁搜远绍: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旁得香气:在一旁的人也能嗅到香味。喻指无关的人,由于条件便利,同样得到好处。
旁引曲证: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风飑电击:飑:强风突然发作。风雨雷电交加。比喻风气或某种现象极盛。
悬羊击鼓:一种疑兵之计。
大侧大悟:形容彻底醒悟。
各个击破: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触类旁观: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星流霆击:指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
枕戈击楫: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纸张。
鹰撮霆击: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碾转反侧: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旁文剩义: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枝叶旁牒:指宗族旁支的谱牒。
旁征博访: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牛头阿旁: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上雨旁风: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旁摇阴煽:指到处暗中煽动。
内外夹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用或明或暗的语言影射、讽刺、攻击,或转弯抹角地表达出来。
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盎盂相击:比喻一家人争吵。
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辗转发侧:辗转:翻来复去。
击鼓催花:唐 南卓《羯鼓录》:“上(唐明皇)洞晓音律……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今亦用作游戏。
旁观袖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撞钟击鼓: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侧词艳曲: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侧足而立: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
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側’,相离很近,但 闯王 决定暂不攻打。”参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凭轼旁观: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珠玉在侧:侧:旁边。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鹰击长空: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旁午走急: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四面出击: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旁求俊彦: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以一击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击电奔星:形容快速。
大权旁落: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紧打慢敲: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神抶电击:指如神电之笞击。比喻进击疾速。
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乘胜追击: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目不旁视: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钳口侧目:口不敢言,斜目而视,指敢怒不敢言。
横峰侧岭: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群起攻击: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冷眼旁观: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