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举细故 máo jǔ xì gù
毛举细故的意思
烦琐地列举细小的事情。也说毛举细务。
1. 【解释】:毛:琐碎;细故:小事。指烦琐地列举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2. 【出自】: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治有大体,不当毛举细故;令在必行,不当徒为文具。”
3. 【示例】:而犹禽视息息,行尸走肉,毛举细故,瞻前顾后,相妒相轧。 ◎清·梁启超《南学会序》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毛举细故的近义词
毛举细事、毛举细务
成语词典:毛举细故
和风细雨: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非亲非故: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毛手毛脚: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
火烧眉毛: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茹毛饮血: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鸡毛蒜皮: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 那一套,使人迷惑。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懂~。
无亲无故: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细水长流:比喻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
沾亲带故:有亲戚或朋友的关系。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细碎零星:形容事物细小、零碎,不完整且分散。通常用于描述物体的形态或信息、记忆等内容的状态。
轻举妄动: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
平白无故: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声音轻柔,语气温和。
羽毛未丰:小鸟还未长成,身上的羽毛很稀。比喻还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丰:丰满。
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块儿八毛:一元钱或比一元钱略少。也说块儿八角。
轻声细语:形容说话声音轻柔、细小,态度温和。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细雨和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也指平和舒缓的气氛。
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
故步自封: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申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多此一举: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何必~。
精雕细琢:精心细致地雕刻,多用于比喻对文艺作品等反复加工,精益求精。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一毛不拔: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极端吝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心细如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欲擒故纵: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举足轻重:《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粗中有细: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精雕细刻:用刀在器物上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时十分认真、非常细致地加工刻画。也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细皮嫩肉:(~儿)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姑娘长得~的。
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未经世故:指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荣归故里:指光荣地回到家乡。一般是指某人在外面取得了成功或者获得荣誉后返回故乡。
不识抬举: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摇羽毛扇:比喻出谋画策。同“摇鹅毛扇”。
故剑之求:比喻结发之妻。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遗黎故老: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