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己得失 xiǎo jǐ dé shī
小己得失的意思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1. 【解释】: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2.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成语词典:小己得失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舍己为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画舫里陈设着~的紫檀桌椅。苏州很多园林建筑得~。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知己知彼: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小惩大诫:因受到小的惩罚,就加倍警惕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孤单失群:形容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群。
贪得无厌: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含贬义)。
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哑然失笑: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哑(旧读è)。
春风得意: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不得而知: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失之交臂:也说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交臂:胳膊碰胳膊,指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跳梁小丑:比喻猖狂作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跳梁:也作跳踉,蹦蹦跳跳。
渔翁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 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小鸟依人: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谨小慎微:原指说话、做事非常谨慎,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失之毫厘: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大失水准:指表现远远低于平时或正常的水平,在能力、发挥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或失常情况。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无名小卒:比喻没有名气的人。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损人害己: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区区小事:区区:小,少。形容很小很少的小事。
先己后人:首先考虑自己,然后才顾及他人。常含贬义,指人比较自私。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损人利己:使别人受到损失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言多语失:话说多了就难免出错。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大题小做:把大题目作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的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
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