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
方枘圆凿的意思
(“凿”旧读zuò)《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铻而难入。”意思是说,方榫头和圆卯眼,两下合不起来。形容格格不入。也说圆凿方枘。
1. 【解释】: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2. 【出自】: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3.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
方枘圆凿的近义词
格格不入、大相径庭、水火不容、黯然失色
方枘圆凿的反义词
一拍即合、丝丝入扣、水乳交融
成语词典:方枘圆凿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贻笑大方:也说见笑大方。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天方夜谭: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后多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他刚才说的简直就是~!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他的念白、唱腔都~,表演得声情并茂。
破镜重圆:《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本事诗》记载,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社会动乱,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持一半,作为信物。后果然由半边镜子作为线索而夫妻团聚。后用来比喻夫妻失散或感情破裂后又重新相聚或和好。
天各一方: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膀大腰圆:形容人的身体高大粗壮。
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想方设法:想尽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证据确凿: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志在四方: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阖家团圆:阖家,全家的意思。阖家团圆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常用来形容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或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
尚方宝剑:也作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古代戏曲、小说中讲,大臣被授予尚方宝剑,就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尚方:古代制作或储藏皇帝用的器物的官署。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多用作新婚颂辞。
圆颅方趾:《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来用“圆颅方趾”指人类。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拟规画圆: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计绌方匮: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空心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凿凿有据: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杖钺一方: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如日方升:像太阳刚刚升起来一样。比喻新生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如日方中: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盂方水方: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凿枘圆方:凿:榫眼;枘:榫头。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方斯蔑如: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殊方异类:不同的地方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
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量枘制凿: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同“量凿正枘”。
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祖传秘方: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官不易方: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
助画方略:协助规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凿空取办:指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缺月重圆:比喻夫妻离散后又重新团圆。
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方便之门: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训练有方:方:方法。训练很有办法。也形容部队的训练素质很好。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
文圆质方: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一方之寄: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一方之艺:有某一方面技艺。指有一技之长。
言辞凿凿:形容人们说话有底气、有条理。
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凿饮耕食: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量凿正枘: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八面圆通: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面如方田:脸方得象“田”字,指富贵相。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戴圆履方:顶天立地。指生活在人世间。《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 人。”
凿环而遁:指隐居不仕。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方外之国:旧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小国。
国步方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贻诮多方:受到各方面的责备。
食方于前: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面方如田:脸方得象个“田”字。旧时迷信星象的人所谓的富贵相。
凿坯而遁:指隐居不仕。同“凿坏以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