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易倒 bīng shān yì dǎo
冰山易倒的意思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1. 【解释】: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2. 【出自】:《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
3. 【示例】:人们纷纷投靠宰相杨国忠,张彖却认为冰山易倒,决不依附权贵。
成语词典:冰山易倒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意思是谈(指向君主进言)怎么容易(即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非像嘴上讲的那么容易、简单。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也说翻箱倒箧(qiè)。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山肴野蔌: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涣然冰释:《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后用“涣然冰释”形容嫌疑、误会像冰化了一样,一下子就消除了。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冷若冰霜:像冰霜一样冷冰冰的。比喻待人不热情。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好接近。
六出冰花:指雪花。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所以说六出。
投机倒把: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
倒打一耙: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颠三倒四:(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办,像翻一下手掌一样。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来之不易: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倒背如流:倒着背诵像流水那样顺畅,形容诗文等读得很熟。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
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说倒海翻江。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稳如泰山: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乱。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冰清玉洁:也说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满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
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
放虎归山: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高山峻岭:又高又险的山岭。
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啸聚山林: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也说山盟海誓。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知易行难: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摧山搅海:摧:毁坏;搅:搅动。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神通极大,声势吓人。
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