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张目 zhù wǒ zhāng mù
助我张目的意思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1. 【解释】: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2. 【出自】: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3. 【示例】:留学生中助我张目的人,较从前增加百倍,才晓得人心进化,是实有的。 ◎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成语词典:助我张目
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张三李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揠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铺张扬厉: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后多用以形容过分铺张,讲究排场。铺张:铺叙渲染。扬厉:宣扬扩大。
改弦更张: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自我吹嘘: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一》:“此等议论,正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澜:大浪。
爱莫能助:《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指有心帮助,但因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铺张浪费: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自我牺牲: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唯我独尊:也作惟我独尊。原为佛教用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六相州天平山从漪禅师曾说:“唯我独尊。” 后用以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虚张声势: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剑拔弩张:《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面目可憎: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憎:厌恶。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自我表现: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
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么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反目成仇: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
敌众我寡: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有目共赏:看见的人都赞赏。
你死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