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季方 yuán fāng jì fāng
元方季方的意思
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1. 【解释】: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2. 【出自】: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3. 【示例】:有元方季方之长幼,传学诗学礼之门风。 ◎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成语词典:元方季方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贻笑大方:也说见笑大方。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
天方夜谭: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后多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他刚才说的简直就是~!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天各一方: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想方设法:想尽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志在四方: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尚方宝剑:也作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古代戏曲、小说中讲,大臣被授予尚方宝剑,就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尚方:古代制作或储藏皇帝用的器物的官署。
圆颅方趾:《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来用“圆颅方趾”指人类。
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计绌方匮: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杖钺一方: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如日方升:像太阳刚刚升起来一样。比喻新生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如日方中: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盂方水方: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凿枘圆方:凿:榫眼;枘:榫头。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方斯蔑如: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贞下起元: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殊方异类:不同的地方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
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季孙之忧:原指季孙氏的忧患。后借指内部的忧患。《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孙:鲁国大夫。参见〔萧墙之祸〕
元元之民: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祖传秘方: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官不易方: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
助画方略:协助规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包元履德: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衰季之风:衰季:末世。末世的不良风气。
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方便之门: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训练有方:方:方法。训练很有办法。也形容部队的训练素质很好。
一人元良:元良:天子。指天子一人。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
文圆质方: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寿元无量: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一方之寄: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一方之艺:有某一方面技艺。指有一技之长。
元经秘旨:微妙的道理。
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方正不苟: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伯仲叔季:兄弟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面如方田:脸方得象“田”字,指富贵相。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戴圆履方:顶天立地。指生活在人世间。《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 人。”
元恶大憝:元恶:首恶;憝:奸恶。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方外之国:旧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小国。
国步方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贻诮多方:受到各方面的责备。
食方于前: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面方如田:脸方得象个“田”字。旧时迷信星象的人所谓的富贵相。
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东方千骑: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骑:旧时读jì)。
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割剥元元:指掠夺人民。
指方画圆: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元方季方: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万方多难:万方:全国各地,也指全国人民。形容国家和人民饱受灾难。
方寸之地:指心。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迈四方步:在不同环境下其意义也可截然相反,可以是褒义的形容人不慌乱心中有定,也可以是贬义形容人慢吞吞。
仪态万方: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