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买牛 mài jiàn mǎi niú
卖剑买牛的意思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1. 【解释】: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 【出自】:《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3. 【示例】: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 ◎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卖剑买牛的近义词
偃武修文、马放南山、买犁卖剑、买牛卖剑、买牛息戈、刀枪入库
卖剑买牛的反义词
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投笔从戎
成语词典:卖剑买牛
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砸锅卖铁:比喻把自己所有的都拿出来。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吴牛喘月: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而任意放纵,卖弄老资格。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唇枪舌剑:以唇作枪,以舌作剑。形容双方争论激烈,言词锋利。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
跑马卖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剑拔弩张:《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尚方宝剑:也作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古代戏曲、小说中讲,大臣被授予尚方宝剑,就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尚方:古代制作或储藏皇帝用的器物的官署。
装疯卖傻:故意装作疯癫痴呆的样子。
牛郎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自卖自夸:自己卖什么就夸什么好,比喻自我吹嘘。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见〖割鸡焉用牛刀〗。
牛鬼蛇神: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
鞭打快牛:比喻对工作越勤奋、贡献越大的人或单位越是高要求、压任务,而爱护不够:如果再不解决~问题,消极作用将会更大。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不在大者之后。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故剑之求:比喻结发之妻。
行财买免:行:从事。花费钱财,买得免罪。指用金钱贿赂以逃避惩罚。
卖弄国恩: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现炒现卖:就地贩卖。
卖文为生: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卖笑追欢:指娼妓取媚于人的营生。
买空卖空:一种商业投机行为,投机的对象多为股票、公债、外币、黄金等,或者预料价格要涨而买进后再卖出,或者预料价格要跌而卖出后再买进,买时并不付款取货,卖时也并不交货收款,只是就一进一出间的差价结算盈余或亏损。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屠狗卖浆:浆:酒浆。以卖酒、杀狗为业的人。过去指职业卑贱的阶层。
指山卖岭: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盘水加剑: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悬羊卖狗:以好的做招牌,实际售低劣的货色。
对泣牛衣:牛衣:也称牛被。
买王得羊: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
斗大如牛:又比喻牛,给予更加夸张的修饰“斗大如牛”。
丰城剑气:同“丰城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丰城 剑气衝天表,雷焕、张华 分宝。”清 王诒寿《答施均父书》:“夫 丰城 剑气,待 茂先 而始腾;雒阳 玉检,遇 子伯 而增寳。”参见“丰城剑”。
买笑追欢:嫖娼狎妓,寻欢作乐。
刀头剑首:极喻危险的境遇。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博士买驴: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气吞斗牛:形容精力旺盛,意气高昂,精神焕发的样子。
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牛头阿旁: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齿剑如归:犹言视死如归。
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驰马试剑: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故剑情深: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青牛道士:汉 方士 封君达的别号。《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君达 号‘青牛师’”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封君达,陇西 人。初服黄连五十餘年,入 鸟举山,服水银百餘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北周 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是知 青牛道士,更延将尽之命;白鹿真人,能生已枯之骨。”唐 裴铏《传奇·封陟》:“我所以恳恳者,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
多如牛毛:形容极多。
提剑汗马: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装葱卖蒜:装糊涂;装腔作势。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五七回:“﹝ 巴三虎 ﹞指着 刘喜道 说:‘姓 刘的,你不要装葱卖蒜,你打死了人还赖谁?走!上碉堡见太君去!’”参见“裝蒜”。
韩康卖药:隐士逃名避世。指卖药。
囚牛好音: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求荣卖国: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