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牛佩犊 dài niú pèi dú
带牛佩犊的意思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1. 【解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2. 【出自】:《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成语词典:带牛佩犊
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吴牛喘月: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初生之犊:刚生出来的小牛。俗语说:“初生之犊不畏虎。”后用“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沾亲带故:有亲戚或朋友的关系。
话中带刺:指在话语中包含着讥讽、挖苦的意味。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裙带关系:指官场上或一个机构系统内被利用来相互攀缘勾结的姻亲关系。
牛郎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见〖割鸡焉用牛刀〗。
牛鬼蛇神: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
鞭打快牛:比喻对工作越勤奋、贡献越大的人或单位越是高要求、压任务,而爱护不够:如果再不解决~问题,消极作用将会更大。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不在大者之后。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衣带宽松:形容人消瘦了。
披裘带索:形容衣着粗陋。
舐犊情深:像老牛舔小牛一样的深情。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衣带一江:犹言一衣带水。宋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披霜带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
衣带之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感佩交并:感:感激;佩:佩服。
对泣牛衣:牛衣:也称牛被。
斗大如牛:又比喻牛,给予更加夸张的修饰“斗大如牛”。
我黼子佩:指夫妻同享荣华。
拖家带口: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戴鸡佩豚: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巍冠博带:高帽子和阔衣带。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带减腰围: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安眉带眼: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气吞斗牛:形容精力旺盛,意气高昂,精神焕发的样子。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倒冠落佩: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牛头阿旁: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连蒙带唬:亦作“连朦带唬”。犹言蒙哄混充。
令人钦佩:让人高度敬重。
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青牛道士:汉 方士 封君达的别号。《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君达 号‘青牛师’”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封君达,陇西 人。初服黄连五十餘年,入 鸟举山,服水银百餘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北周 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是知 青牛道士,更延将尽之命;白鹿真人,能生已枯之骨。”唐 裴铏《传奇·封陟》:“我所以恳恳者,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
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多如牛毛:形容极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佩韦自缓:韦:皮带。
囚牛好音: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函牛之鼎:大鼎。
初生犊儿:同“初生之犢”。《醒世姻缘传》第九回:“他平日相厚那些人又都不是那老成有識見的人,脱不了都是幾個暴發户,初生犢兒。”
连蹦带跳:又蹦又跳精力充沛。
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桑枢韦带: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连汤带水:比喻全部,无遗留。
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饮犊上流:指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
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山河襟带:比喻依山绕河形势的险要,如同人身上的衣襟和腰带一样紧紧缠住。
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锦衣玉带:身上穿着锦衣,腰里系着玉带。形容显贵富有者的华丽的装束。
饭牛屠狗:喻指从事低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