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黼黻

火龙黼黻 huǒ lóng fǔ fú

火龙黼黻的意思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 【解释】: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2. 【出自】:《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3. 【示例】: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成语词典:火龙黼黻

热火朝天rè huǒ cháo tiān: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ao: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传说梁代张僧繇(yóu)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后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活泼舒展。

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g:形容怒气特别大。

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龙潭虎穴lóng tán hǔ xué:比喻危险的境地。也说虎穴龙潭。

满腔怒火mǎn qiāng nù huǒ: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熊熊大火xióng xióng dà huǒ: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灯火辉煌dēng huǒ huī huáng: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炉火纯青lú huǒ chún qīng: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强烈的阳光。

明火执仗míng huǒ zhí zhàng: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

鱼龙混杂yú lóng hùn zá: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g zhōng: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不瘟不火bù wēn bù huǒ: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降龙伏虎xiáng lóng fú hǔ: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

煽风点火shān fēng diǎn huǒ: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杀人放火shā rén fàng huǒ: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干柴烈火gān chái liè huǒ: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十万火急shí wàn huǒ jí: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火居道士huǒ jū dào shi: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龙争虎斗lóng zhēng hǔ dòu:形容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

龙的传人lóng de chuán rén:中国人自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和悠久文化传承,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隔岸观火gé àn guān huǒ: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龙凤呈祥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指吉庆之事。

黑灯瞎火hēi dēng xiā huǒ:形容黑暗没有灯光:楼道里~的,下楼时注意点儿。也说黑灯下火。

望子成龙wàng zǐ chéng lóng: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后汉书·马后纪》:“前过濯龙(园名)门上,见外家(马后的娘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

放火烧山fàng huǒ shāo shān: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薪火相传xīn huǒ xiāng chuán: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龙马精神lóng mǎ jīng shén: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

叶公好龙yè gōng hào lóng: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来龙去脉lái lóng qù mài: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刀山火海dāo shān huǒ hǎi: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油煎火燎yóu jiān huǒ liǎo: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亲急得~的。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人中之龙rén zhōng zhī lóng:比喻人中豪杰。

惹火烧身rě huǒ shāo shēn:引火烧身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万家灯火wàn jiā dēng huǒ: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攀龙附凤pān lóng fù fèng: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麟,附凤翼。”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玩火自焚wán huǒ zì fén: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必然遭到应得的惩罚。

风风火火fēng fēng huǒ huǒ: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他~地闯了进来。

生龙活虎shēng lóng huó hǔ: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卧虎藏龙wò hǔ cáng lóng: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群龙无首qún lóng wú shǒu:比喻众人中没有领头的人。《周易·乾》:“群龙无首。”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阁试》:“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

势如水火shì rú shuǐ huǒ: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以火救火yǐ huǒ jiù huǒ: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鳌愤龙愁áo fèn lóng chóu: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香火鼎盛xiāng huǒ dǐng shèng:形容人很多.

蛟龙戏水jiāo lóng xì shuǐ: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水火不辞shuǐ huǒ bù cí: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虎跃龙骧hǔ yuè lóng xiāng:形容威武雄壮。明 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惟 忠武公,千載一人。綜覈萬變,以義而動。虎躍龍驤,天下震恐。”京剧《将相和》第七场:“蒙敖(唱)好似虎跃与龙骧。”

人中龙虎rén zhōng lóng hǔ:比喻人中豪杰。

龙门笔法lóng mén bǐ fǎ:指史传笔法。

黼黻皇猷fǔ fú huáng yóu:犹言辅佐朝廷。

雪窗萤火xuě chuāng yíng huǒ: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矫若惊龙jiǎo ruò jīng lóng: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大动肝火dà dòng gān huǒ:指大怒。

烽火四起fēng huǒ sì qǐ: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以火止沸yǐ huǒ zhǐ fèi: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向火乞儿xiàng huǒ qǐ ér: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龙威燕颔lóng wēi yàn hàn: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云起龙骧yún qǐ lóng xiāng: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雕龙画凤diāo lóng huà fèng:刻绘龙凤。

亢龙有悔kàng lóng yǒu huǐ: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g: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飞龙乘云fēi lóng chéng yún: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解衣抱火jiě yī bào huǒ: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同“解衣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