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词《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
原文
1. 《古诗十九首》原文(以其中较为著名的《行行重行行》为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行行重行行:走啊走啊,不停地走。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的一边,形容相距极远。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安可知:怎么能知道。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方的马总是依恋北方吹来的风,南方的鸟总是在向南的树枝上筑巢。胡马,北方所产的马。越鸟,南方的鸟。
相去日已远:彼此分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久。
衣带日已缓:衣带一天比一天宽松,说明人越来越瘦。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比喻游子在外被别的女子(或事物)所迷惑。白日,喻游子。
不顾反:不想着回家。反,同“返”。
老:指容颜衰老。
忽已晚:很快就到了岁末。
弃捐勿复道:把这些都抛开不要再提了。弃捐,抛弃。
努力加餐饭:希望你(或自己)努力多吃些饭,保重身体。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的衣带一天天也愈来愈松。飘荡的游云遮住了那太阳,他乡的游子却并不想回还。因想你使我变的忧伤消瘦,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尾。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讲解
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混乱,战争频繁,下层文人四处漂泊,游宦无门。《行行重行行》很可能是一位思妇(妻子)思念远行的游子(丈夫)而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离别、相思、仕途失意等复杂情感下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思妇对远行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岁月易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游子久久不归的哀怨,又包含着对游子的牵挂和祝愿,体现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诗句赏析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开篇直抒胸臆,用重复的“行行”强调游子不断前行的动作,“生别离”点明这种分离是被迫的、痛苦的,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几句从空间和路途的角度,描绘出两人相隔之远,相见之难。“万余里”“天一涯”极言距离的遥远,“阻且长”则突出了会面的重重困难,表现出思妇对未来重逢的迷茫和担忧。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是用比兴手法,以胡马、越鸟不忘故土来暗示游子应该眷恋故乡和家人,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和期盼。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通过描写自己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的身体,“衣带日已缓”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思妇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里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游子可能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从而忘记回家,进一步深化了思妇的哀怨情绪。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在思念的痛苦中,思妇意识到时光的流逝,容颜的衰老,“忽已晚”三个字有一种突然惊觉的感觉,更加深了这种哀伤的情绪。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最后,思妇把所有的哀怨和无奈暂时放下,转而叮嘱自己(或游子)要保重身体,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出一种坚韧和自我安慰,同时也展现出生活的无奈。
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细腻:诗中通过对思妇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将思念、哀怨、牵挂、无奈等多种复杂情感细腻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语言质朴自然: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质朴的文字打动人心。如“衣带日已缓”,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的直接抒发,又有通过自然景象(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来衬托情感,使情感和景物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还有其他诸多篇章,每篇主题和风格略有差异,但整体上都反映了东汉末年文人的生活和情感,如《迢迢牵牛星》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男女相思之情,在艺术特色上也有相似之处,如语言优美、抒情委婉等。
语文基础
- 中考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 中考诗词《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 中考诗词《秋词》唐·刘禹锡
- 中考诗词《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 中考诗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 中考诗词《潼关》清·谭嗣(sì)同
- 中考诗词《木兰辞》南北朝·南北无名
- 中考诗词《竹里馆》唐·王维
- 中考诗词《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 中考诗词《逢入京使》唐·岑参
- 中考诗词《晚春》唐·韩愈
- 中考诗词《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 中考诗词《望岳》唐·杜甫(fǔ)
- 中考诗词《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 中考诗词《游山西村》宋·陆游
- 中考诗词《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 中考诗词《泊秦淮》唐·杜牧
- 中考诗词《贾生》唐·李商隐
- 中考诗词《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宋·杨万里
- 中考诗词《约客》宋·赵师秀
- 中考诗词《野望》唐·王绩
- 中考诗词《黄鹤楼》唐·崔颢(hào)
- 中考诗词《使至塞上》唐·王维
- 中考诗词《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 中考诗词《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 中考诗词《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
- 中考诗词《龟虽寿》魏晋·曹操
- 中考诗词《赠从弟》魏晋·刘桢(zhēn)
- 中考诗词《泰山梁甫行》魏晋·曹植
- 中考诗词《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 中考诗词《春望》唐·杜甫(fǔ)
- 中考诗词《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 中考诗词《赤壁》唐·杜牧
- 中考诗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
- 中考诗词《浣(huàn)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 中考诗词《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
- 中考诗词《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
- 中考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
- 中考诗词《关雎》先秦·诗经
- 中考诗词《蒹(jiān)葭(jiā)》先秦·诗经
- 中考诗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
- 中考诗词《式微》先秦·诗经
- 中考诗词《子衿(jīn)》先秦·诗经
- 中考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 中考诗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 中考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fǔ)
- 中考诗词《卖炭翁》唐·白居易
- 中考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 中考诗词《送友人》唐·李白
- 中考诗词《卜(bǔ)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