龌龌龊龊 wò wò chuò chuò
1. 拼音:wò wò chuò chuò
2. 意思:形容人行为、品性卑劣肮脏,或事物杂乱、不整洁的样子,多含贬义,可指人的思想、手段阴险卑劣,也可指环境、物品等脏乱无序。
3. 出处:该成语由“龌龊”重叠而来,“龌龊”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唐代寒山《诗》:“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高名与大位,死后无凭据。修到咽气时,回首莫能顾。寄语诸痴人,急流早退步。龌龊名利场,此非长久计。”“龌龌龊龊”作为重叠式,强化了“龌龊”的语义,在明清白话文中逐渐常见,如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他那个心术,那个行为,真正是龌龊不堪,我也不屑细说。”后固定为成语,用于形容卑劣或脏乱的状态。
4. 近义词:
卑鄙龌龊:意思是行为、品性恶劣肮脏,与“龌龌龊龊”同义,更侧重强调人的道德败坏、手段卑劣。
肮脏不堪:意思是极其脏乱、污秽,与“龌龌龊龊”均可形容环境或事物的不整洁,侧重脏乱的程度极深。
5. 反义词:
光明磊落:意思是心地光明,行为正直坦白,与“龌龌龊龊”相反,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事坦荡。
整洁干净:意思是整齐洁净,与“龌龌龊龊”形容事物脏乱的状态相对,侧重环境或物品的有序与洁净。
6. 例句:
他靠龌龊龊的手段排挤同事,最终被大家识破真面目。
这部小说揭露了官场中那些龌龊龊的交易,令人愤慨。
房间里堆满了杂物,龌龌龊龊的样子让人无从下脚。
别用这种龌龊龊的想法揣测别人,人心未必都如你所想。
历史上那些龌龊龊的背叛行为,终将被世人唾弃。
他拒绝参与这场龌龊龊的竞争,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
角落里的垃圾桶散发着异味,周围环境显得龌龊龊。
某些网络论坛里充斥着龌龊龊的言论,需要加强监管。
这部电影毫不避讳地展现了人性中龌龊龊的一面,引人深思。
他回顾过往,为自己曾有过的龌龊龊行为感到羞愧难当。
成语词典:龌龌龊龊
龌龌龊龊 [ wò wò chuò chuò ] 形容人行为、品性卑劣肮脏,或事物杂乱、不整洁的样子,多含贬义,可指人的思想、手段阴险卑劣,也可指环境、物品等脏乱无序。
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历尽沧桑 [ lì jìn cāng sāng ] 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白纸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白纸上写下黑字,指有确凿的文字证据,无法抵赖或更改。
教导有方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常用来称赞教师、家长等在教育方面做得好,使受教育者能很好地成长或发展。
借坡下驴 [ jiè pō xià lǘ ] 指利用现成的有利条件或机会摆脱困境、化解尴尬,比喻借助某种契机顺势而为,使自己轻松下台或找到台阶。
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指一个人不讲道理,无法用理性的方式与之沟通。
知难而进 [ zhī nán ér jìn ] 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欺大压小 [ qī dà yā xiǎo ] 指欺负强大的,压迫弱小的,形容待人处事时对强弱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合理的欺压态度。
趋利避害 [ qū lì bì hài ] 指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形容人本能地追求利益、规避风险。
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指胸中怀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形容人因才能未被发现或环境限制而无法施展抱负,内心感到失意和无奈。
触手可及 [ chù shǒu kě jí ] 指一伸手就能碰到,形容距离极近或事物容易得到,强调可能性极高且便捷可及。
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哄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曲意逢迎 [ qū yì féng yíng ] 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逢迎:迎合。
晴天霹雳 [ qíng tiān pī lì ]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疾风骤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或情绪等。
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吹灰之力 [ chuī huī zhī lì ]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或非常容易做到的事,强调做事毫不费力。
千人一面 [ qiān rén yī miàn ] 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指了解自己的能力或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不高估也不低估。
披麻戴孝 [ pī má dài xiào ] 指长辈或亲人去世后,子孙或亲属穿上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头上戴着孝布或孝帽,是传统丧礼中表示哀悼的一种礼仪。
精彩纷呈 [ jīng cǎi fēn chéng ] 形容美好的事物、场面或表演等接连不断地呈现,精彩迭出,令人目不暇接,充满吸引力。
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嫌贫爱富 [ xián pín ài fù ] 嫌弃贫穷的人,喜爱富有的人,形容以贫富作为待人的标准,表现出趋炎附势的心态。
好好先生 [ hǎo hǎo xiān sheng ] 指不分是非、不论对错,对谁都一团和气、一味迎合的人,含贬义,形容人处世圆滑,缺乏原则。
狗皮膏药 [ gǒu pí gāo yao ] 原指用狗皮做基质的外用膏药(现多为虚构说法,实际传统膏药基质多为植物油与铅丹等),后比喻骗人的货色或花言巧语,也指一味纠缠、惹人厌烦的人或行为。
身入其境 [ shēn rù qí jìng ]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形容感受真切,仿佛亲身经历其中。
国仇家恨 [ guó chóu jiā hèn ] 指国家被侵略的仇恨和家族受迫害的怨恨,形容因外敌入侵或社会动荡导致的国家与个人双重仇恨,强调仇恨的深重与广泛。
三番五次 [ sān fān wǔ cì ] 指屡次,多次。番、次:次数。
各司其职 [ gè sī qí zhí ] 指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强调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要坚守岗位、履行分内的任务。
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悬崖绝壁 [ xuán yá jué bì ] 形容山势险峻。悬崖:高而陡的山崖;绝壁:陡直的山崖。
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指文有计谋韬略,武有军事谋略,形容人兼具文武才能,智谋和武艺都很出色。
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指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行事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形容人刚硬固执、自以为是。
冒名顶替 [ mào míng dǐng tì ] 指冒用别人的姓名或身份,代替他人去做事或窃取其权益,通常用于形容欺骗性的行为。
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有板有眼 [ yǒu bǎn yǒu yǎn ] 原指戏曲表演中节奏分明、合乎板眼(音乐节拍),后形容做事条理清晰、规矩严整,或言行举止庄重、有条理,也可指说话做事富有节奏和章法。
娇娇滴滴 [ jiāo jiāo dī dī ] 形容人说话或姿态柔弱娇媚,多用来形容女子声音轻柔、举止娇羞的模样,也可指过分娇气的神态。
泪眼婆娑 [ lèi yǎn pó suō ] 形容因伤心或激动而泪水充盈眼眶、眼神模糊的样子,多用来表现人哭泣时的状态。
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图谋不轨 [ tú móu bù guǐ ] 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指近距离用刀、剑等短兵器搏斗,比喻面对面进行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上下为难 [ shàng xià wéi nán ] 指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处于困难的境地,形容处境窘迫,两头都难以应付,不知如何是好。
作璧上观 [ zuò bì shàng guān ] 指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的高墙上观看,比喻置身事外,在一旁冷眼旁观,不参与其中,也不协助任何一方。
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