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 yōng yōng lù lù
1. 拼音:yōng yōng lù lù。
2. 意思:形容人平凡无奇,没有作为。
3.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4. 近义词及意思:
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强调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无所作为: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5. 反义词及意思:
大有作为: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6. 例句:
他不想就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决定出去闯荡。
有些人庸庸碌碌,一生都没有什么闪光点。
我们不能在这大好年华里庸庸碌碌,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觉得公司里那些每天只是打卡上下班的人都庸庸碌碌。
如果你一直这样庸庸碌碌,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不要满足于庸庸碌碌的生活,要尝试挑战自己。
他看到那些庸庸碌碌的邻居,暗暗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在历史长河中,有些人庸庸碌碌,而有些人则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庸庸碌碌的人往往容易被人遗忘,只有积极向上的人才会被铭记。
他嘲笑那些庸庸碌碌的同事,却不知自己也在逐渐变得平庸。
成语词典:庸庸碌碌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庸庸碌碌:庸:平庸。指平凡无奇。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毋庸讳言的。
庸俗不堪:指非常低俗、鄙俗,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庸俗:平庸粗俗。
忙忙碌碌: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平庸无奇:指平常、普通,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常用来形容人、事物或经历等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中庸之道: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庸人自扰:《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庸脂俗粉:指那些平常的、大众化的女子,也指平庸低俗的女子。常带有一定的贬义。
庸中皦皦:犹言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同“庸中佼佼”。
碌碌终身:一辈子庸庸碌碌,没有成就。
费力劳碌:耗费气力和心思。
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
齐世庸人:齐世:同于世俗的;庸人:平庸的人,也指见识短浅的人。比喻与世俗同俯仰或见识短浅的人。
碌碌无才:碌碌:平庸、无能的。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樗栎庸材: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庸言庸行: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碌碌剌剌:象声词。车行声。
毋庸置喙: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
砭庸针俗: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碌碌庸庸:平庸而无所作为。
庸中佼佼:指平常人中比较突出的。原作佣中佼佼。《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平庸之辈:思想上、品质上或成就上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附庸风雅:旧指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抬高身份,结交知识分子,装做文化人的样子。
靖言庸违: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碌碌庸才: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才能平庸。
碌碌寡合: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庸懦无能:庸:平庸;懦:懦弱。平庸懦弱,没有才能。
余子碌碌: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无庸讳言:也作毋庸讳言。无须隐讳。意思是实情已经很清楚。
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无庸赘述:用不着多说。
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庸耳俗目:指学识浅薄的人。
平平庸庸:寻常,凡庸,不高明。
庸医杀人: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登庸纳揆: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疏庸愚钝:疏庸:懒散。懒散愚笨。
老迈昏庸:年老糊涂,毫无才干。
碌碌庸流: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无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