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庸愚钝 shū yōng yú dùn
疏庸愚钝的意思
疏庸:懒散。懒散愚笨。
成语词典:疏庸愚钝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枝叶扶疏: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才疏学浅: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庸庸碌碌:庸:平庸。指平凡无奇。
志大才疏:也说才疏志大。志向很大而能力很低。《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宋史·王安礼传》:“徐僖计议边事。安礼曰:‘僖志大才疏,必误国。’”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毋庸讳言的。
仗义疏财: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大智若愚:也说大智如愚。意本《老子 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 愚笨。
庸俗不堪:指非常低俗、鄙俗,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庸俗:平庸粗俗。
疏疏落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一般用于形容物体、景象或人分布得不均匀且不密集。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平庸无奇:指平常、普通,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常用来形容人、事物或经历等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中庸之道: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庸人自扰:《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暗香疏影:原用来描写梅花的姿态和香味,后用作梅花的代称。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却客疏士: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庸脂俗粉:指那些平常的、大众化的女子,也指平庸低俗的女子。常带有一定的贬义。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庸中皦皦:犹言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同“庸中佼佼”。
历世磨钝: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愚者千虑: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实密似疏:看起来好像空隙很大实际却很严密。
人地生疏:指初到一个地方,对那里的情况和当地的人都不熟悉。
才疏计拙: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禁网疏阔:指法律过于宽容。
一得之愚:谦辞。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一点见解。《史记·淮阴侯列传》:“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齐世庸人:齐世:同于世俗的;庸人:平庸的人,也指见识短浅的人。比喻与世俗同俯仰或见识短浅的人。
疏财尚气:同“疏財重義”。亦作“疎財尚氣”。宋 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 戴獻可 者,疎財尚氣,喜從賢士大夫遊處,而家世雄於財,凡客至必延款,士聞風而歸者,皆若平生歡也。”
梯愚入圣:指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
愚弄其民:指蒙骗愚弄百姓。
上智下愚: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抱愚守迷:抱、守:守住不放,引申为坚持;愚:愚昧;迷:沉迷。指固守己见。
朱弦疏越:形容诗文质朴而有余意。
疏不谋亲:疏:疏远。
策顽磨钝: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樗栎庸材: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愚夫愚妇:旧时称平民百姓。
庸言庸行: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破衲疏羹: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疏谋少略:计谋、策略很少。形容不善谋划。
毋庸置喙: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
下愚不移: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齿落舌钝:指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顽钝固执:愚昧而又坚持成见。
砭庸针俗: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碌碌庸庸:平庸而无所作为。
疏亲慢友:疏:疏远;慢:怠慢。疏远亲族,怠慢朋友。
亲疏贵贱: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愚夫俗子:指愚鲁凡俗的人。
靡哲不愚:靡:没有;哲:哲人。没有一个哲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朗目疏眉:形容眉目清秀。
庸中佼佼:指平常人中比较突出的。原作佣中佼佼。《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平庸之辈:思想上、品质上或成就上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疏水箪瓢: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指安贫乐道。清 冯桂芬《似山居图序》:“涉世處境之道貴乎似,以其近真也,此即 老氏 無爲、莊氏 齊物之説也,而於 孔 顔 疏水簞瓢之義亦無礙焉。”
非愚则诬: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朽戈钝甲:比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交疏吐诚:交:交情;疏:疏淡;吐:谈吐;诚:真诚。交情虽然疏淡,但说话非常坦诚。
使愚使过:使:用;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迟眉钝眼: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附庸风雅:旧指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抬高身份,结交知识分子,装做文化人的样子。
靖言庸违: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款款之愚:见解虽不高明,却是真心诚意的。
碌碌庸才: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才能平庸。
网目不疏:网目:指法网;疏:疏漏。比喻法令法规细致周密。
稀稀疏疏:宽松。
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敛后疏前: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以疏间亲: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愚者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庸懦无能:庸:平庸;懦:懦弱。平庸懦弱,没有才能。
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疏影暗香: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无庸讳言:也作毋庸讳言。无须隐讳。意思是实情已经很清楚。
疏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