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 làng jì tiān yá
1. 拼音:làng jì tiān yá
2. 意思:浪迹: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形容到处漂泊,行踪不定,足迹遍及天涯海角。
3. 出处:唐·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后演变为“浪迹天涯”)
4. 近义词及意思: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和“浪迹天涯”相似,都有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意思。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与“浪迹天涯”相近,但更强调因困境而流浪。
5. 反义词及意思:
安居乐业:安:安定;居:居所;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与“浪迹天涯”相反,体现出稳定、舒适的生活状态。
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和“浪迹天涯”形成鲜明对比,表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迁徙的抵触。
6. 例句:
他厌倦了尘世的纷争,决定浪迹天涯,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位诗人一生浪迹天涯,留下了许多描写各地风光的诗篇。
年轻的时候,他怀揣着梦想浪迹天涯,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始终怀着对故乡的思念。
他在遭受挫折后,选择浪迹天涯,希望在旅途中重新找回自己。
那些浪迹天涯的侠客,有着潇洒不羁的人生。
她独自浪迹天涯,一路上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浪迹天涯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自由和乐趣。
他浪迹天涯多年,见识过无数的奇人异事。
画家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常常浪迹天涯,在大自然中汲取素材。
成语词典:浪迹天涯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天罗地网:上下四方都布下了罗网。比喻对敌人或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罗:捕鸟的网。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回天无力: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天网恢恢:恢恢:宽广,形容作恶者终究逃脱不了应得的惩罚。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叫苦连天:不断叫苦,形容十分痛苦、烦恼。
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船在~中前进。
雨过天晴:也说雨过天青。雨后转晴。比喻坏的形势已经过去,出现了好的平静的局面。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海阔天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古今诗话》中记载唐代和尚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一作“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海阔天空”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乘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他的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天:这里指命运。
改天换地:也说改地换天。比喻彻底的大规模的变革。常用来指自然或社会的根本变革。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幕天席地:以天作幕,以地作席。形容性情豁达旷放。也指露宿野外。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宋林正大《括沁园春》词:“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偷天换日:比喻暗中以假代真,掩盖事物的真相,以达到欺骗、蒙混的目的。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从此才有人类。后来用“开天辟地”比喻有史以来。辟:开辟。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的好地方。他们真是~的一对好夫妻。
四脚朝天: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元赵孟《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
暗无天日:形容社会极端黑暗。
从天而降: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天涯海角:也说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
物华天宝:各种珍贵的宝物。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天灾人祸: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天高地厚:形容恩情深厚。
晴天霹雳:也说青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浪子回头: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地老天荒:也说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唐李贺《致酒行》诗:“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大浪淘沙: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这几年村里起了~的变化。
天之骄子: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 闹,乱成一片。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湛湛青天:湛湛:厚重的样子。比喻正义和公正。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不共戴天: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翻天覆地:也说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原意是灭绝、残害天生之物。今指任意糟蹋东西。殄(tiǎn):毁害。
泄露天机:比喻泄露秘密。
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也说天渊之别。
色胆包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天下大乱: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天方夜谭: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后多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他刚才说的简直就是~!
作浪兴风: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浪迹天涯: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天外有天: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也形容风浪很大。
白浪滔天: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多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也可引申形容局势剧烈动荡。
胆大包天:形容胆量极大(多用于贬义)。
巨浪滔天:形容巨大的波浪汹涌澎湃,好像要冲向天空一样,描绘出波浪的高大、凶猛,通常用于形容大海或者其他水域的波涛非常汹涌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局势或情绪的剧烈波动。
铺张浪费: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纵横天下: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天诛地灭:(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诛(zhū):杀。
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天怒人怨:形容为害作恶十分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人定胜天:指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史记·伍子胥列传》:“人众者胜天。”《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 人定:人谋,人的智慧和力量。
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普天同庆: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
天昏地暗: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突然狂风大起,刮得~。
天各一方: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