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筐举 guǎn kuī kuāng jǔ
管窥筐举的意思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1. 【解释】: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2. 【出自】:《三国志·蜀书·正传》:“子虽光丽,既美且绝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含贬义
管窥筐举的近义词
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成语词典:管窥筐举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管中窥豹:《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轻举妄动: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
不管不顾:不照管:他对家里的事全都~。
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
多此一举: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何必~。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多管闲事: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举足轻重:《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双管齐下: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不识抬举: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楚管蛮弦: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临渊窥鱼: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三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三种方法同时使用。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笃近举远: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隙穴之窥:比喻执着地努力,最后达到目的。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
兔起凫举:凫:野鸭。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举踵思慕:思之深,念之切,至踮脚而望。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亦作“舉踵思望”。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枯旱之望雨。”
管窥之见:比喻短浅的见识。《魏书·恩倖传·王叡》:“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陳愚昧管窺之見。”《镜花缘》第五二回:“《春秋》褒貶之義,前人議論紛紜,據妹子細繹經旨,以管窺之見,擇其要旨而論,其義似乎有三:第一,明分義;其次,正名實;第三,著幾微。”参见“以管窺天”。
飙发电举:形容声势迅猛。
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近义词:怀铅提椠。
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敬陈管见: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以管窥天:比喻见闻狭窄,片面地看问题。《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通“隙”)视文。”参见〔管窥蠡测〕
稍黩筐篚:谓颇贪财物。黩,贪黩不厌;筐篚,盛器,用以比喻财礼。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吴南溪 方伯生平潔介,嫉貪如讎,嘗謁一令,此令稍黷筐篚,既出門,見門外棹揳顔曰‘牧愛’。吴 眇一目,故仰視久之,曰:‘不佞眇能視者,“收受”之義何謂也?’此令之慚,遂抹去二字,以别顔改之。”按,“收受”与“牧愛”字形相近,故用以讽刺。
管窥蠡测:《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从竹管孔里张望天空,用贝壳做的瓢来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浅薄。蠡(lí)。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同“举目无亲”。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举不胜举: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纲举目张:提起鱼网上的大绳一抛,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 纲:鱼网上的大绳。目:网上的眼。
知情不举: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轩然霞举:轩然:高高的样子。象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握管怀铅:怀:怀藏;铅:铅粉。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褎然举首: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筐箧中物:比喻平常的事情。
举世皆知: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言行举止: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推贤举善: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举动荆棘: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一举千里: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举轻若重: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
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高举远去:意为隐居避世。
窥其门径:比喻刚刚入门。
管弦繁奏:许多的管乐、弦乐混合在一起演奏。形容声音繁杂。也比喻文章气势急促或情绪激烈高昂。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管仲随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 從於 桓公 而伐 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 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后以“管仲隨馬”谓尊重前人的经验。
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同时并举: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进行。
贾氏窥帘: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举首戴目:抬头仰望。谓期待殷切。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使天下舉首戴目者,盈其願而退。”
以党举官: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
东墙窥宋: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持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