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减口 fēn shēn jiǎn kǒu
分身减口的意思
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1. 【解释】: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2. 【出自】: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成语词典:分身减口
十字路口: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 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或整理。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几阅寒暑,始得成帙。”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半身不遂:即“偏瘫”
身价倍增: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众口铄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后因以“身怀六甲”谓妇女怀孕。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分毫无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坐地分赃: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爱憎分明: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现身说法:本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形,向人说法。现比喻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偷工减料: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终身大事: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心服口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空口无凭:只是嘴说而没有真凭实据。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身家性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血口喷人: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这个和那个。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以身试法: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抓紧时间。
身首异处:首:头;异:不同;处:地方。指被杀头。
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身强力壮:身体强壮有力。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破口大骂:指用恶语大声地骂。
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苦口婆心: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一口咬定: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说法,再不改口。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哑口无言:哑口: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
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冲口而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自身难保:自己保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