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襦纨绔 qǐ rú wán kù

1. 拼音:qǐ rú wán kù

2. 意思:指穿着华丽丝绸服饰的贵族子弟,多形容不事劳作、生活奢靡的富家子弟。

3. 出处:《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

4. 近义词:

纨绔子弟:指富贵人家中不务正业、沉迷享乐的子弟,侧重行为上的懒散与奢侈。

膏粱子弟:出身富贵、过着优裕生活的人,多含贬义,强调依赖家世而缺乏进取精神。

富贵公子: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常形容生活奢华、不谙世事的群体。

朱门绣户:借指富贵人家,此处引申为出身豪门、生活奢靡的人,侧重物质条件的优渥。

花花公子:指注重衣着打扮、沉迷享乐的男子,强调生活作风的轻浮与不稳重。

5. 反义词:

寒门子弟:出身贫寒家庭的人,侧重家境贫苦,与“绮襦纨绔”的富贵背景形成对比。

布衣之士:指平民百姓或未做官的读书人,强调身份平凡、生活简朴。

艰苦朴素:形容生活作风俭朴,不追求奢华,侧重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

克勤克俭:既勤劳又节俭,形容人生活严谨、不奢靡,与“绮襦纨绔”的挥霍习性对立。

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强调奋斗与节俭。

6. 例句:

古代文人常以“绮襦纨绔”讽刺那些只知享乐、不事学问的富家子弟。

他虽出身豪门,却厌恶绮襦纨绔的生活,一心投身于公益事业。

画卷中描绘的绮襦纨绔们正宴饮作乐,与街头百姓的贫苦形成鲜明对比。

小说里的反派角色多是绮襦纨绔,空有财富却无担当,最终自食恶果。

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常警示:若朝堂充斥绮襦纨绔,国势终将走向衰败。

这位青年拒绝做绮襦纨绔,凭借自身努力在科技领域闯出了一片天。

影视作品中,绮襦纨绔的形象往往用来反衬主角的坚韧与奋斗精神。

家族的败落让曾经的绮襦纨绔幡然醒悟,开始靠双手谋生。

诗中“绮襦纨绔不知忧”一句,道尽了富贵者对民生疾苦的漠然。

真正的贵族精神并非绮襦纨绔的奢靡,而是心怀天下的担当与责任。

绮襦纨绔

成语词典:绮襦纨绔

纨绔子弟 [ wán kù zǐ dì ]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用于形容那些凭借家族财富和地位,沉迷于享受,毫无上进心和责任感的年轻人。

绮襦纨绔 [ qǐ rú wán kù ] 绫绸衣裤。绫绸之类古代为显贵者所服,因用以指富贵子弟。多含贬义。《汉书·叙传上》:“﹝ 班伯 ﹞出與 王 許 子弟爲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颜师古 注:“紈,素也,綺,今細綾也。並貴戚子弟之服。”亦作“綺襦紈袴”。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舉口不離綺襦紈袴之側,游步不去勢利酒客之門。”亦省作“綺襦”。唐 刘禹锡《荐处士王龟状》:“樂處士之號,不汩綺襦之間。”清 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堂中綺襦集,門前華轂馳。”

绮纨之岁 [ qǐ wán zhī suì ] 指少年时代。

纨袴膏梁 [ wán kù gāo liáng ] 比喻富贵人家的子弟。

一襦五袴 [ yī rú wǔ kù ] 地方官吏治理有方而得百姓称颂。

纨扇之捐 [ wán shàn zhī juān ] 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风纨扇 [ qiū fēng wán shàn ] 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齐纨鲁缟 [ qí wán lǔ gǎo ]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纨绔膏粱 [ wán kù gāo liáng ] 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抖擞精神 [ dǒu sǒu jīng shén ] 振作起精神。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

左邻右舍 [ zuǒ lín yòu shè ] 指左右相邻的街坊邻居,也泛指附近的人或家庭。

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拱手让人 [ gǒng shǒu ràng rén ] 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毫不费力地将东西让给别人。

朝朝暮暮 [ zhāo zhāo mù mù ] 指从早到晚,形容每天、时时刻刻都在一起或频繁相伴,也可表示时光的流逝或对朝夕相处的期盼,多含细腻的情感色彩,用于描写亲密相伴或思念之情。

片甲不留 [ piàn jiǎ bù liú ] 形容战斗中全军覆没,连一片铠甲都没留下,也泛指完全被消灭,不留任何残余。

形形色色 [ xíng xíng sè sè ] 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可以用来描述人、物体、现象等多种范畴的多样性。

一语成箴 [ yī yǔ chéng zhēn ] 指一句话竟成了预言,原本随口说出的话后来竟然变成真的(多含不愿看到的结果),也作“一语成谶”。

负荆请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两小无猜 [ liǎng xiǎo wú cāi ] 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天壤之别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独具慧眼 [ dú jù huì yǎn ] 指具有别人没有的敏锐眼光和洞察力,能独到地发现或判断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突如其来 [ tū rú qí lái ] 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良禽择木 [ liáng qín zé mù ] 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栖息,比喻有识之士会选择明主或好的平台效力,强调选择环境或对象的重要性。

安步当车 [ ān bù dàng chē ]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出人头地 [ chū rén tóu dì ]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矢口否认 [ shǐ kǒu fǒu rèn ] 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常指对于别人的指责、事实等进行完全的否定。

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揭不开锅 [ jiē bu kāi guō ] 指家里穷得没有粮食或钱财做饭,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连基本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

接人待物 [ jiē rén dài wù ] 指与人交往相处的态度及方式,包括接待、应付、交际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女娲补天 [ nǚ wā bǔ tiān ]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也常用来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瓜田李下 [ guā tián lǐ xià ]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语无伦次 [ yǔ wú lún cì ] 指说话条理不清,语言杂乱无序,缺乏逻辑性,无法清晰表达思想。

妇人孺子 [ fù rén rú zǐ ] 指妇女和儿童,泛指普通百姓中的弱势群体,也可用来指代缺乏见识的人群,含轻微贬义。

好说歹说 [ hǎo shuō dǎi shuō ] 指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或劝说,想尽办法说服别人。

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不管不顾 [ bù guǎn bù gù ]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身外之物 [ shēn wài zhī wù ]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多表示对物质利益的轻视,认为其并非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事物。

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多形容父母、子女、祖孙等亲属间共享的温情时光,强调亲情带来的幸福感受。

不阴不阳 [ bù yīn bù yáng ] 形容态度暧昧不明,既不肯明确表示赞同,也不愿直接反对;也指说话或做事态度冷淡、阴阳怪气,让人捉摸不透。

心胸狭隘 [ xīn xiōng xiá ài ] 指人的内心格局狭小,气量不够宽大,容易因小事计较或嫉妒他人,缺乏包容心和豁达的态度。

仙风道骨 [ xiān fēng dào gǔ ] 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也用于形容书法、诗文等超凡脱俗的风格、气质。

两鬓如霜 [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 两边鬓角的头发像霜一样白,形容人年纪大或历经沧桑而鬓发斑白。

娇皮嫩肉 [ jiāo pí nèn ròu ] 形容人的皮肤娇嫩、细腻,多用来形容孩童、少女或养尊处优者的肌肤状态,强调其柔嫩光滑的特质。

家学渊源 [ jiā xué yuān yuán ] 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好大喜功 [ hào dà xǐ gōng ] 指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形容铺张浮夸,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盛大或功绩,多含贬义。

披肝沥胆 [ pī gān lì dǎn ]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