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膏粱 wán kù gāo liáng
纨绔膏粱的意思
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成语词典:纨绔膏粱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肓(huāng)。
纨绔子弟:指衣着华丽,游手好闲,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焚膏继晷: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 :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
黄粱美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
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沐浴膏泽:指身受别人的恩惠。
膏火之费: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炊粱跨卫:卫,驴的别名。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
剩馥残膏: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膏粱锦绣: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脂、膏:油脂。五代时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愧及膏肓:愧疚之情,直达内心深处。
绮襦纨绔:绫绸衣裤。绫绸之类古代为显贵者所服,因用以指富贵子弟。多含贬义。《汉书·叙传上》:“﹝ 班伯 ﹞出與 王 許 子弟爲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颜师古 注:“紈,素也,綺,今細綾也。並貴戚子弟之服。”亦作“綺襦紈袴”。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舉口不離綺襦紈袴之側,游步不去勢利酒客之門。”亦省作“綺襦”。唐 刘禹锡《荐处士王龟状》:“樂處士之號,不汩綺襦之間。”清 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堂中綺襦集,門前華轂馳。”
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燃膏继晷: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脂膏不润: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尝鼎一膏: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绮纨之岁:指少年时代。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纨袴膏梁:比喻富贵人家的子弟。
雨膏烟腻: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残膏剩馥: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膏火自煎:膏能燃烧照明而自受煎熬。比喻有才学的人因才得祸。《庄子·人间世》:“±±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膏:照明用的油脂。
摩口膏舌: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膏腴贵游:犹言富家贵族。
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刳脂剔膏:比喻残酷地剥削。
敲髓洒膏:比喻倾家荡产。
膏场绣浍:指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膏唇试舌: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膏粱年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投膏止火: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膏肓之疾: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纨扇之捐: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黄粱一梦: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齐纨鲁缟: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纨绔膏粱: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