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膏泽 mù yù gāo zé
沐浴膏泽的意思
指身受别人的恩惠。
成语词典:沐浴膏泽
竭泽而渔:排干了塘里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渔:捕鱼。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肓(huāng)。
焚膏继晷: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 :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
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尊主泽民: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穷山竭泽:谓遍搜山林川泽。《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搜索而獲之。”
沐露沾霜: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单椒秀泽:单椒:孤立的山峰;秀泽:秀丽的水泽。形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沐浴膏泽:指身受别人的恩惠。
以泽量尸: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膏火之费: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同袍同泽: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剩馥残膏: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栉风沐雨:也说沐雨栉风。《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栉:梳头发。沐:洗头。
膏粱锦绣: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手泽之遗: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脂、膏:油脂。五代时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渊渟泽汇:比喻事物的集聚汇合。
愧及膏肓:愧疚之情,直达内心深处。
雨泽下注:雨水往下流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新沐弹冠:比喻人要洁身自好。
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栉霜沐露: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
燃膏继晷: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脂膏不润: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尝鼎一膏: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泽及万世:泽:恩泽。恩惠可施及子孙万代。形容恩德无量。
沐露梳风:指受风露轻拂、浸润。
深山大泽:形容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
被泽蒙庥:指受恩泽,蒙庇护。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衣冠沐猴: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钗钏盥沐:那几个丫鬟负责小姐们的首饰管理、保存,服侍小姐们日常的盥洗沐浴。
如沐春风: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同浴讥裸: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澡身浴德: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纨袴膏梁:比喻富贵人家的子弟。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雨膏烟腻: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尺泽之鲵: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施仁布泽:给予;布:布施;泽:恩泽。给人以仁德和恩惠。
残膏剩馥: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膏火自煎:膏能燃烧照明而自受煎熬。比喻有才学的人因才得祸。《庄子·人间世》:“±±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膏:照明用的油脂。
摩口膏舌: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膏腴贵游:犹言富家贵族。
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涸泽之精:指 庆忌。传说中的水妖。
泽被四邻:一般指邻国,邻省市等较大地域,形容恩惠遍及到四邻地方。
握沐吐飱:犹言握发吐哺。《新唐书·张玄素传》:“周公 資聖人,而握沐吐飱,下白屋,況下 周公 之人哉!”亦省作“握沐”。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下》:“自 北地、濟南 以峻峭遇物,古人握沐之風,幾於永絶。”
浴日补天: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温润而泽: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顺非而泽: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泽被后世: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刳脂剔膏:比喻残酷地剥削。
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沐日浴月: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泽及枯骨: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敲髓洒膏:比喻倾家荡产。
沐雨经霜:指承受雨淋霜打。形容历尽辛苦。
膏场绣浍:指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遗风余泽: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三江七泽:泛指江河湖泽。
竭泽焚薮: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泽吻磨牙:犹言龇牙咧嘴。凶残的样子。
川泽纳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挥沐吐餐:指礼贤下士。
膏唇试舌: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沐仁浴义:指受仁义的熏陶。
膏粱年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补天浴日:《淮南子·览冥训》和《山海经·大荒南经》里分别记载有女娲(wā)补天和羲(xī)和给太阳洗澡的神话。后来把这两个神话合成“补天浴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雄心和能力,或形容功勋极大。
山吟泽唱:指山歌民谣。
泽及髊骨:泽:恩泽;髊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投膏止火: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膏肓之疾: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比喻装扮得像人,实际却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冠:戴帽子。
泽深恩重:德泽深远,恩情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