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百城 yōng shū bǎi chéng
拥书百城的意思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1. 【解释】: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2. 【出自】: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词典:拥书百城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众志成城:也说众心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的价值极高,十分珍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无聊赖: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聊赖:依赖,凭借。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
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千锤百炼: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汉蔡邕《太尉乔玄碑》:“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挠(náo):弯曲。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百步穿杨: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后来就用“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参见〔百发百中〕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流芳百世: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百战不殆:形容在每次战斗中都取得胜利。殆(dài):危险。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千儿八百:一千左右。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满城风雨: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引宋潘大临《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意思是重阳节将近的时候,满城秋风秋雨。后比喻一件事发生后,很快就哄动起来,到处议论纷纷。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千疮百孔:见〖百孔千疮〗。
一了百了:主要的事情了结了,其余有关的事情也就跟着了结了。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漏洞百出:百:极言其多。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平头百姓:普通百姓:~也要关心国家大事。
左拥右抱: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黎民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名书锦轴: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百里之任:旧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城狐社鼠:也说社鼠城狐。城墙洞里的狐狸,土地庙里的老鼠。《晋书·谢鲲传》:“王敦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比喻凭借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兵临城下: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婴城自保:婴:缠绕,围绕。倚仗城墙可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
百无一堪: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一人当百:一个人可以抵挡百人。
百无禁忌:什么都不忌讳。
百转千回: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人民城郭: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