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燎助薪 jiù liáo zhù xīn
救燎助薪的意思
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解释】: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成语词典:救燎助薪
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揠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一》:“此等议论,正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澜:大浪。
爱莫能助:《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指有心帮助,但因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无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油煎火燎: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亲急得~的。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救焚拯溺: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以水救水: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薪储之费: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首尾相救:比喻互相救援。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助天为虐:趁有天灾的时候害人。
得江山助: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比喻好的诗文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补偏救弊:《汉书·董仲舒传》:“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 原意是指出它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补救。后用以表示弥补偏差,克服弊端。
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按强助弱:抑制豪强,扶助弱小。
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
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倾身营救:比喻尽所有的力量设法去援救。
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拯救国家危亡。
燎发摧枯: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燎原烈火: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救时厉俗: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救火扬沸:泼开水去救火。比喻治标而不治本,灾祸依然如故。《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
助画方略:协助规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厝火燎原:放火燎原,比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救民水火: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披麻救火: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助人下石: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烟熏火燎: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参见“覆醬瓿”、“燒薪”。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救火追亡: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比喻事情紧迫,不可延缓。
将顺匡救: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拯溺救焚: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泼油救火: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救民济世: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添油炽薪: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将伯之助: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洪炉燎发: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负薪之疾: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同欲相助:指志趣、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帮助。
救灾恤邻:表示邻国或邻居间互相帮助的义务。
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里说,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有人劝主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搬开烟囱旁边的柴火,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避免危险发生。突:烟囱。徙:迁移。
匍匐之救:指竭尽全力的救助。
助我张目: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救难解危: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救火投薪: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资怨助祸: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救过不遑:救:挽救;遑:闲暇。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失道寡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