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沸益薪 zhǐ fèi yì xīn
止沸益薪的意思
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1. 【解释】: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2. 【出自】: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成语词典:止沸益薪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益:更加。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当:应该。益:更加。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三国蜀诸葛亮《与群下教》:“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沸沸扬扬:形容议论 纷纷,好像水沸腾后气泡、热气蒸腾翻滚一样。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饮鸩止渴:《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鸩(zhèn):毒酒。
叹为观止:《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后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 闹,乱成一片。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治丝益棼:《左传·隐公四年》:“犹治丝而棼之也。” 意思是整理蚕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比喻做事没有抓住要领,越做越糟。棼(fén):纷乱。
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沸沸汤汤:水奔腾汹涌的样子。
徒劳无益: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徒劳”指白白地耗费劳力,“无益”表示没有好处。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同“彰”)。”益:更加。彰:明显。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损上益下: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一噎止餐: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以火止沸: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薪储之费: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止足之戒:止:停止;戒:戒心。知道满足,适可而止的戒心。
益谦亏盈:犹谦受益,满招损。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延寿益年: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天下鼎沸: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麋沸蚁聚:比喻社会局势动荡,纷乱不堪。
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群情鼎沸:比喻群众情绪异常激动,像锅里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不无裨益:不是没有好处;多少有些好处。
救火扬沸:泼开水去救火。比喻治标而不治本,灾祸依然如故。《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蜩螗沸羹: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
流行坎止: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裒多益寡:减少有多余的一方,补充给缺少的一方。《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裒:减少。益:增加。
言行举止: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漫无止境: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欲吐辄止:想把话说出又感有不便把话又咽回。
如丘而止: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鱼游沸鼎: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日滋月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同“日益月滋”。
海内鼎沸: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参见“覆醬瓿”、“燒薪”。
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麋沸蚁动:比喻社会秩序很乱。
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