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1. 拼音:qiǎn cháng zhé zhǐ
2. 意思: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3.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4. 近义词及意思:
半途而废(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和浅尝辄止都表示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放弃)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与浅尝辄止相近,强调不够深入)
5. 反义词及意思: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和浅尝辄止相反,体现坚持到底的精神)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与浅尝辄止形成鲜明对比,是持续努力不放弃的态度)
6. 例句: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探究。
他对绘画只是浅尝辄止,所以水平一直没有提高。
研究学问需要有钻研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否则难有成就。
很多人对健身浅尝辄止,坚持不下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她学习外语总是浅尝辄止,掌握的知识很零碎。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要有始有终。
他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浅尝辄止,无法领略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些投资者对市场分析浅尝辄止,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浅尝辄止是无法取得突破的。
对于新的工作技能,不能浅尝辄止,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成语词典:浅尝辄止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才疏学浅: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饮鸩止渴:《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鸩(zhèn):毒酒。
叹为观止:《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后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讲话)。
害人不浅: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才薄智浅: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一噎止餐: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以火止沸: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资浅望轻:资历浅,
止足之戒:止:停止;戒:戒心。知道满足,适可而止的戒心。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就深就浅: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资浅齿少:资历浅,年纪轻。
浅显易懂: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流行坎止: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单见浅闻:指见识短浅。
不知深浅: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言行举止: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漫无止境: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欲吐辄止:想把话说出又感有不便把话又咽回。
如丘而止: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多嘴献浅: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尝鼎一膏: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交浅言深:对交情浅的人说利害攸关的恳切的话。《战国策·赵策四》:“客有见人于服子者。服子罪之曰:‘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客曰:‘不然,交浅而言深,忠也。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桑阴移,而受天下传,使交浅者不可以深谈,则天下不传也。’”
不随以止: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偏怀浅戆:指心思偏窄,浅陋愚拙。
望门投止: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凡才浅识: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浅斟低讴:斟:筛酒;讴:歌唱。斟着茶酒,低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样子。
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鞋弓袜浅: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浅薄易见:见:通“现”,显现。浅薄而容易显现。
禁暴止乱: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射像止啼: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梅林止渴:犹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北周 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到此为止:以这里为界限。
景行行止: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德浅行薄: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生功止过:鼓励立功,防止过失。《韩非子·说疑》:“賞有功,罰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於明者也,非能生功止過者也。”
轻虑浅谋: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低吟浅唱: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叫。
死而后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同“死而后已”。
流水浅浅:一般是用来形容流水声的。
肤浅末学:肤浅:浅薄;末学:学无根底。指学识浅薄。
深厉浅揭: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以煎止燔: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以刑止刑:犹以刑去刑。
缝衣浅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尝鼎一脔:尝尝鼎里的一片肉,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推知全体。
缘薄分浅:指缘分浅薄。
謏闻浅说:謏闻:小有名声。小有名声,学识浅陋。
未尝有也:从来没有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