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三寸舌 diào sān cùn shé
掉三寸舌的意思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1. 【解释】: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2.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成语词典:掉三寸舌
再三再四:重复好几次。
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既然决定了,就不能~。
张三李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两面三刀: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火冒三丈:形容怒气特别大。
约法三章: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不三不四: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痛伤心。《战 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隔三差五:每隔不久;时常:她~回娘家看看。也作隔三岔五。
退避三舍: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三番五次:屡次。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无法指挥调度。《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也比喻机构臃肿,不好调度。掉:摆动。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唇枪舌剑:以唇作枪,以舌作剑。形容双方争论激烈,言词锋利。
颠三倒四:(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丢三落四: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hào)忘事。
三姑六婆: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见于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三跪九叩: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一二三四:常指数目字,按顺序排列的前四个数字;也可形容条理分明、按部就班等。
三生有幸:客套话,表示难得的好运气(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五大三粗:形容人身体高大粗壮;魁梧:这个~的青年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三头六臂:《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
寸土必争: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手无寸铁:手里什么武器也没有。铁:指武器。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屡次三番:形容反复多次。
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多指人):傍晚,人们~地在河边散步。
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形容接连不断:喜讯~地传来。
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说得清楚的。
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怎样说(含贬义)。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朝三暮四: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贫嘴薄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讨厌。也说贫嘴贱舌。
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说三道四:随意评论;乱加议论。
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三足鼎立: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
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老人病得这样重,万一有个~怎么办?
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油嘴滑舌:(~的)形容说话油滑。
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掉三寸舌: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三日新妇: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寸阴是竞: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三教一体: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舌端月旦: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南蛮鴂舌: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徒废唇舌: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三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三种方法同时使用。
摇嘴掉舌:犹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利市三倍: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