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乎所以 wàng hū suǒ yǐ
忘乎所以的意思
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1.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2.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3. 【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4.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忘乎所以的近义词
得意忘形、忘其所以、忘乎其形、得意洋洋、洋洋得意
忘乎所以的反义词
谦虚谨慎
成语词典:忘乎所以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他所~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以儆效尤:严肃处理一件事,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尤:过失。
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向:指向。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以防万一:万一:意外变化。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废寝忘食: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严阵以待: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别人都在替他着急,他却~。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史记·陆贾列传》:“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让学生参加一些~的劳动。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以逸待劳: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
嗤之以鼻: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表示讥笑和蔑视。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坐以待毙:坐着等死。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以毒攻毒: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坏人来对付坏人。
匪夷所思: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夷(yí):平常。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无所适从: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从:跟随。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绳之以法: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要~。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以身试法: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在所难免: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居无定所: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形容人漂泊流浪。
以卵击石:也说以卵投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一无所成:一点没有成就,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以假乱真: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没齿难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自古以来:从古代以来,意思是从过去的某个久远的时期一直到现在,强调某种事物、观念、现象等有着长久的历史根源。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永世难忘:指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形容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矛盾的斗争~。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指人的技能或事物的特性各有其优势。
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常用来形容人在技能、才能方面的欠缺。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