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勿论 gé shā wù lùn
格杀勿论的意思
旧指对行凶、拒捕或违反禁令的人,可以当场打死,不以杀人论罪。格杀:打死。
1. 【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2. 【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诸卿皆老傭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
3. 【示例】: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 ◎《负曝闲谈》第三回
4.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格杀勿论的近义词
格杀无论
成语词典:格杀勿论
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文艺创作要~,体裁可以多样化。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评论。
奇谈怪论:荒唐不近情理的言论。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相投合。格格:相互抵触。
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别人生命财产的权力。生杀:让人活或把人杀死。予夺:给予或剥夺财物等。
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律看待:对待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不可~。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不刊之论: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斩尽杀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卸磨杀驴: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给自己出过力的人除掉。
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格杀勿论:旧指对行凶、拒捕或违反禁令的人,可以当场打死,不以杀人论罪。格杀:打死。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杀鸡取卵:也说杀鸡取蛋。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卵:蛋。
杀人灭口: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这次义务劳动我~得参加。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杀伐决断: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
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丰上杀下:上宽下狭。丰:丰满;上:上部;杀:尖瘦;下:下部。额头宽而脸颊瘦。形容脸形上宽下尖。
覆军杀将: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樽酒论文: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丰杀随时:丰:增加;杀:减少。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
三等九格: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争斤论两: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也说评头品足、品头论足。
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虚谈高论: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引咎自杀:归过失于自己而自杀。
论黄数白: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
降格以求: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去寻求。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穷理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形格势禁: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
议论蜂起:议论很多,像一窝蜂飞起一样。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杀人如爇:形容随意杀人。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拯救国家危亡。
纷纷议论:众多杂乱的样子。
杀鸡扯脖:亦作“杀鸡儿抹脖子”。伸长了脖子。形容情急作态。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目睫之论:比喻肤浅的见解。
格格不吐:指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上篇上论: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
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滥杀无辜:乱杀清白无罪的人。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谈论风生: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杀人如麻:杀的人很多。形容极其凶残。唐李白《蜀道难》诗:“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珠玉之论:形容精当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数白论黄:比喻计较金钱。
格高意远: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置之弗论:之:代词,它;弗:不。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勿剪之惠:比喻使人难忘的恩惠。
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