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束薪 chóu móu shù xīn
绸缪束薪的意思
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1. 【解释】: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2. 【出自】:《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成语词典:绸缪束薪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未雨绸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五代史平话·唐》卷下:“诸将相束手无策。”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束云担雪:渔夫樵子在野外作业时的艰辛生活。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薪储之费: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肚束三篾: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束手束脚:捆住手脚。比喻行动受限制、不能自由地活动。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束緼请火: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 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緼”、“束藴”。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邯郸 下客,效处囊於 赵 相。”宋 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緼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唐 白居易《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判》:“虽配无生育,诚合比於断絃;而归靡适从,庶可同於束藴。”
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参见“覆醬瓿”、“燒薪”。
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绳愆纠缪: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添油炽薪: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橐甲束兵: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束手坐视: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山川相缪: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山水环绕,一片翠绿。缪,盘绕。
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束身修行: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负薪之疾: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里说,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有人劝主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搬开烟囱旁边的柴火,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避免危险发生。突:烟囱。徙:迁移。
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束广就狭: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救火投薪: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席薪枕块: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
负薪之才:负:背,薪:柴。只有背柴草的才能。旧时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米珠薪桂:米贵如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珠:珍珠。薪:柴火。桂:桂木。
束帛加璧:束帛之上又加玉璧。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
束手旁观: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束杖理民: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厝薪于火: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粒米束薪:指粮柴少得可怜。
火引冰薪:用火引燃冰冷的薪柴。常比喻用温情感动性格孤僻冰冷的人。
束蕴请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未焚徙薪: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积薪候燎:比喻自取灭亡。燎,火炬。
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负薪之言: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薪烬火传: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束缊还妇: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复酱烧薪:指着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绸缪牖户:犹绸缪未雨。宋 范成大《枕上六言》诗之一:“一老綢繆牖户,幾人顛倒衣裳。”参见“綢繆未雨”。
反裘负薪: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薪传有自:薪:柴;自:从……出来的地方。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桑土绸缪: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绸缪帷幄:指运筹帷幄,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
重纰貤缪:指谬误重出。
薪桂米金:比喻生活极度贫苦。
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束蒲为脯: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负薪之资:指卑贱者的资质。
薪尽火传:火烧着时,前一根柴烧尽,后一根柴紧接烧着,继续加柴,火永不熄。《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后多用以比喻师傅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按兵束甲: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