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 qū tū xǐ xīn
曲突徙薪的意思
《汉书·霍光传》里说,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有人劝主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搬开烟囱旁边的柴火,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避免危险发生。突:烟囱。徙:迁移。
1. 【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2. 【出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3. 【示例】: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 ◎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
曲突徙薪的近义词
未雨绸缪、早为之所、防患未然、徙薪曲突、有备无患、未焚徙薪
曲突徙薪的反义词
江心补漏、临渴掘井
成语词典:曲突徙薪
弯弯曲曲:曲折不直的。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突然袭击:指未经宣战,对他国突然进行武装进攻。有时也用来指不预先通知,使对方措手不及,难于应付。
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是非曲直:正确和错误,对和不对。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
流觞曲水:把酒杯放在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曲曲弯弯:状态词。形容弯曲很多:山坳里尽是~的羊肠小道。黄河~地流过河套。
蜿蜒曲折:迂回弯曲地,常用来形容道路、河流、山脉等事物的曲折形态。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一夕九徙:九:多次;徙:迁移。一夜之间迁移好几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
委曲从俗:指曲意迁就,随从世俗。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旁蹊曲径: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薪储之费: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远引曲喻:说话从远处引证,作曲折比方。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枉曲直凑: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旁引曲证: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委曲详尽: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
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徙倚仿徉:徘徊、游荡不定。
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苟容曲从:苟:苟且,姑且;容:容身;曲:委曲;从:顺从。苟且容身,委曲顺从。比喻不分是非曲直,完全听命于权势者。
曲尽其态: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
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退徙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突梯滑稽:委婉从顺;圆滑随俗。《文选·屈原<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吕向 注:“突梯滑稽,委曲順俗也。”唐 孙樵《序陈生举进士》:“况突梯滑稽以苟得與?君其勉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辊吝谝三卦》:“淮南 潘子 素純,嘗作輥卦,譏世之人以突梯滑稽而得顯爵者。”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吴稚晖 在那儿发表过一些突梯滑稽的论文,把读书界轰动过一下。”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纵曲枉直: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乡曲之情: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徙木为信: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千里一曲: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款曲周至:款曲:殷勤。待人殷勤,照顾周到细致。
绳不挠曲:绳:墨线,木匠用来取直的工具。挠:弯曲。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比喻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而不应有所偏袒。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参见“覆醬瓿”、“燒薪”。
曲里拐弯:状态词。弯弯曲曲:树林里的小路~儿的。
小廉曲谨:细微的廉洁谨慎。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形枉影曲: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徙宅忘妻: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侧词艳曲: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刻画唐突: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
添油炽薪: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雄飞突进:形容奋力迅速向前。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曲径通幽:唐常建《题破山寺后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意思是从弯曲的小路通向风景幽美的地方。后用来比喻做事情经过曲折取得成功。
狼突豕窜: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同“狼奔豕突”。
冲突频仍:形容冲突连续不断。
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流离转徙:流离:流转离散;徙:迁移。辗转迁移,无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