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鼓丧豚 bì gǔ sàng tún
敝鼓丧豚的意思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1. 【解释】: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2. 【出自】:《荀子·解蔽》:“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敝鼓丧豚的近义词
徒劳无益
成语词典:敝鼓丧豚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敝帚自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很爱惜。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欢欣:喜欢,快乐。鼓舞:兴奋。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考妣(bǐ):死去的父母,古时也称在世的父母。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哭丧着脸: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
丧权辱国: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旗鼓相当:也说鼓旗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 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丧尽天良: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闻风丧胆:听到一点风声,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其恐惧。
丧心病狂:失去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干坏事不顾一切。《宋史·范如圭传》:“公(指秦桧)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
鼓舞人心: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
丧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打退堂鼓: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有困难大家来帮你,你可不能~。
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玩物丧志:迷恋于玩赏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气。《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玩赏。丧:丧失。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怀安丧志: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鼓鼓囊囊:状态词。形容口袋、包裹等填塞得凸起的样子:背包装得~的。
楼船箫鼓:乘坐楼船,吹箫击鼓。楼船:有楼饰的游船。
敝綈恶粟:指衣食粗劣。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摇唇鼓舌:用花言巧语拨弄是非。也指利用口才进行游说。《庄子·盗跖》:“尔(孔子)…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贪饵丧生:人有非分之想就会招致灾祸。
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腰鼓兄弟: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鼓眼努睛: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指使眼色。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悬羊击鼓:一种疑兵之计。
鼓舌扬唇: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悬鼓待椎:比喻急不可待。
沮丧气馁:灰心失望。
足趼舌敝:指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
欢呼鼓舞: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戴鸡佩豚: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借面吊丧:意谓虚有其表。
鼓衰气竭:比喻力量耗尽,不能再有作为。
唇敝舌腐: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蹙国丧师: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
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桴鼓相应:用鼓槌打鼓,鼓即发声。比喻上呼下应,紧密配合。《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 应也。” 桴:鼓槌。
掀风鼓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两部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羯鼓催花: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痛抱丧明: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同“痛抱西河”。
景升豚犬: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鼓吻奋爪:犹言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金鼓齐鸣:指战斗正在进行。也形容军威盛大。金鼓:金属制的乐器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它们发号令,壮军威。
鼓吻弄舌:指鼓弄唇舌。
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击鼓催花:唐 南卓《羯鼓录》:“上(唐明皇)洞晓音律……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今亦用作游戏。
撞钟击鼓: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胆丧心惊:形容内心过分惊慌恐惧。
一鼓而擒:鼓:擂战鼓;擒:擒住。作战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比喻速战速决。
蛙鼓蝉鸣: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鼓足干劲: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魂丧神夺: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弦而鼓之: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名词,用如动词,弹的意思。
气急败丧: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同“气急败坏”。
一鼓一板: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敝扫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很珍惜。
破胆丧魂:形容极其害怕。
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同敝相济:犹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鼓腹而游: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拍打肚皮四处游逛。形容闲暇无事,自得其乐。
如鼓琴瑟:比喻夫妻间和谐美好。
卧鼓偃旗: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