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传 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耳相传的意思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1. 【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2. 【出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3.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指口头传授
口耳相传的近义词
口传心授、不立文字
成语词典:口耳相传
十字路口 [ shí zì lù kǒu ]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心直口快 [ xīn zhí kǒu kuài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代代相传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 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
另眼相看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脱口而出 [ tuō kǒu ér chū ] 不经思考,随口说出。
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面面相觑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遥遥相对 [ yáo yáo xiāng duì ] 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
自相残杀 [ zì xiāng cán shā ]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和睦相处 [ hé mù xiāng chǔ ] 彼此和好地相处。指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处融洽,没有矛盾和冲突。
矢口否认 [ shǐ kǒu fǒu rèn ] 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常指对于别人的指责、事实等进行完全的否定。
异口同声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凶相毕露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毕:完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
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
息息相关 [ xī xī xiāng guān ]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交相辉映 [ jiāo xiāng huī yìng ] (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鸿案相庄 [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 ] 表示夫妻互相尊敬,感情融洽。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相提并论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抓耳挠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也形容欢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原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旧指皇帝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现多用来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含讽刺意味)。
俯首帖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像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树碑立传 [ shù bēi lì zhuàn ] 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多含贬义)。
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十世单传 [ shí shì dān chuán ]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稀少。通常用于强调家族血脉延续的单一性和传承的艰难。
萍水相逢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偶然、意外相遇的感觉,相遇的双方通常没有预先的安排或关联。
陈陈相因 [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用于形容做事或观念等因循守旧,没有新意。
形影相吊 [ 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 吊:慰问。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指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口诛笔伐 [ kǒu zhū bǐ fá ]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赞不绝口 [ zàn bù jué kǒu ] 不住口地称赞。
传诵一时 [ chuán sòng yī shí ] 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一脉:一个血统;相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