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纲持领 jǔ gāng chí lǐng
举纲持领的意思
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都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汉 王充《论衡·程材》:“舉綱持領,事無不定。”亦省作“舉綱”。《北史·源怀传》:“懷 性寬簡,不好煩碎,恒語人曰:‘爲政貴當舉綱,何必須太子細也。’”参见“提綱挈領”。
【解释】: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都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舉綱持領,事無不定。”亦省作“ 舉綱 ”。《北史·源怀传》:“ 懷 性寬簡,不好煩碎,恒語人曰:‘爲政貴當舉綱,何必須太子細也。’”参见“ 提綱挈領 ”。
成语词典:举纲持领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提纲挈领:提起鱼网的总绳,抓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挈(qiè)。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纲纪废弛: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轻举妄动: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要~。
遥遥领先:遥遥:远远。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
多此一举: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何必~。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相持不下:彼此争持,不肯让步。也指斗争双方势均力敌,谁也难于在短时间内取胜。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举足轻重:《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旷:耽误。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各持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不识抬举: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执正持平:执:执行;持:坚持。坚持公平合理,不偏不向。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持鳌封菊: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持梁齿肥:梁:指米饭;齿:咬,吃。食用精米、肥肉。形容享受美食佳肴。
笃近举远: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振裘持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秉轴持钧: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
枝干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持正不挠:坚持正道,决不屈服。
兔起凫举:凫:野鸭。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持禄固宠:保持官职和俸禄,共同巩固宠信。指大臣不行正道。
举踵思慕:思之深,念之切,至踮脚而望。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亦作“舉踵思望”。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枯旱之望雨。”
持盈保泰: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持橐簪笔: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获保首领:保住性命,得以善终。
飙发电举:形容声势迅猛。
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头稍自领: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同“头梢自领”。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同“举目无亲”。
领袖后进:指后辈中才华出众,遥遥领先的人。
持禄保位: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举不胜举: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纲举目张:提起鱼网上的大绳一抛,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 纲:鱼网上的大绳。目:网上的眼。
知情不举: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轩然霞举:轩然:高高的样子。象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褎然举首: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数的算筹。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明 张居正《乞恩守制疏》:“外則操戈執鋭,宣力於疆埸;内則荷橐持籌,預議於帷幄。”
倒裳索领: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举世皆知: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匡正纲纪:指匡扶纲常,纠正法度。
持权合变: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言行举止: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推贤举善: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举动荆棘: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一举千里: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举轻若重: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
高举远去:意为隐居避世。
楚腰蛴领:指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之美。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握纲提领: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