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冰求火 zuān bīng qiú huǒ
钻冰求火的意思
比喻徒劳无功。
1. 【解释】:比喻徒劳无功。
2. 【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影离响绝,云销雾除,钻冰求火,探巢捕鱼,不足言其无也。”
钻冰求火的近义词
钻冰觅火、钻冰取火
成语词典:钻冰求火
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水深火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火烧眉毛: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火冒三丈:形容怒气特别大。
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满腔怒火: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涣然冰释:《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后用“涣然冰释”形容嫌疑、误会像冰化了一样,一下子就消除了。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如火如荼:《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冷若冰霜:像冰霜一样冷冰冰的。比喻待人不热情。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好接近。
六出冰花:指雪花。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所以说六出。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干柴烈火: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黑灯瞎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楼道里~的,下楼时注意点儿。也说黑灯下火。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
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应允。
冰清玉洁:也说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油煎火燎: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亲急得~的。
赴汤蹈火: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火上浇油: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惹火烧身:引火烧身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必然遭到应得的惩罚。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他~地闯了进来。
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阴凝坚冰: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香火鼎盛:形容人很多.
故剑之求:比喻结发之妻。
水火不辞: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求索不得:想要索取,却得不到。
雪窗萤火: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大动肝火:指大怒。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掘室求鼠: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以火止沸: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向火乞儿: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