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辱 zì qǔ qí rǔ
1. 拼音:zì qǔ qí rǔ
2. 意思:指自己的言行举止招致羞辱,强调因自身错误或不当行为而受到他人的侮辱或轻蔑,责任在于自身。
3. 出处:出自《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后衍生为“自取其辱”,指自身行为导致羞辱。
4. 近义词:
自讨苦吃:自己主动招惹麻烦或痛苦,与“自取其辱”均指因自身行为招致负面后果,侧重自招困境。
自贻伊戚: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与“自取其辱”均含自我招致不幸之意,侧重书面语表达。
咎由自取:灾祸或罪过由自己造成,与“自取其辱”均强调自身责任,侧重后果的必然性。
自投罗网:自己主动进入陷阱,比喻自取灾祸,与“自取其辱”均指主动陷入不利境地,侧重行为的愚蠢性。
作茧自缚:自己做的事反而束缚自己,与“自取其辱”均含自我连累之意,侧重因自身行为导致束缚。
5. 反义词: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与“自取其辱”相反,侧重通过自律避免负面评价。
谨言慎行:言行谨慎小心,与“自取其辱”对立,侧重以谨慎态度避免招致麻烦。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与“自取其辱”相反,侧重通过智慧规避风险。
宠辱不惊:对荣辱等得失不在意,与“自取其辱”无直接对立,但可体现面对羞辱时的淡然态度。
独善其身:注重自身修养,保持操守,与“自取其辱”相反,侧重自我完善以远离是非。
6. 例句:
他明知对方反感却不断纠缠,纯属自取其辱。
比赛中故意犯规还强词夺理,只会让自己自取其辱。
不顾实力悬殊挑战冠军,最终惨败收场,真是自取其辱。
用谎言掩盖错误,被拆穿后只会更尴尬,简直自取其辱。
她当众嘲讽同事反被众人指责,这才意识到是自取其辱。
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却要求对方配合,无异于自取其辱。
以傲慢态度谈判,被对方严厉驳斥,显然是自取其辱。
没做好准备就贸然展示才艺,失误后引来哄笑,纯属自取其辱。
嫉妒他人成就却恶意中伤,最终被孤立,正是自取其辱。
违背约定还想挽回合作,对方的拒绝让他明白这是自取其辱。
成语词典:自取其辱
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不由自主 [ bù yóu zì zhǔ ]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自始至终 [ zì shǐ zhì zhōng ]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自相残杀 [ zì xiāng cán shā ]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荣辱与共 [ róng rǔ yǔ gòng ] 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一般用于表示个人、团体、国家等之间关系紧密,利害一致,无论是荣耀还是屈辱,都共同面对。
突如其来 [ tū rú qí lái ] 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不扬:不好看。形容人的容貌难看。
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隐约其辞 [ yǐn yuē qí cí ] 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自讨没趣 [ zì tǎo méi qù ] 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适逢其会 [ shì féng qí huì ] 适:正,恰好;逢:遇到;会:时机。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
孤芳自赏 [ gū fāng zì shǎng ]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出其不意 [ chū qí bù yì ]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适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自言自语 [ zì yán zì yǔ ]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操纵自如 [ cāo zòng zì rú ]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能自已 [ bù néng zì yǐ ]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自告奋勇 [ zì gào fèn yǒng ]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敝帚自珍 [ bì zhǒu zì zhēn ]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咎由自取 [ jiù yóu zì qǔ ] 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咎:灾祸。
不辱使命 [ bù rǔ shǐ mìng ] 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辱:辜负,玷辱。
无理取闹 [ wú lǐ qǔ nào ] 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身临其境 [ shēn lín qí jìng ]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自圆其说 [ zì yuán qí shuō ] 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强调能够周全地为自己的说法、行为等进行解释,让其逻辑通顺。
自食其力 [ zì shí qí lì ]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一个用来概括众多不同类别人群或思想流派的词汇。
自寻烦恼 [ zì xún fán nǎo ] 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恼。指本来不该有烦恼,却因自己的行为或想法而产生烦恼。
引咎自责 [ yǐn jiù zì zé ]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坐享其成 [ zuò xiǎng qí chéng ]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支吾其词 [ zhī wú qí cí ]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首当其冲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自我吹嘘 [ zì wǒ chuī xū ] 自我吹嘘是指自己对自己过分夸赞,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等,带有不谦虚和虚假的意味。
各自为政 [ gè zì wéi zhèng ]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融融:和谐而快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