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其颓 tài shān qí tuí
泰山其颓的意思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1. 【解释】: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2. 【出自】:《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悼词
成语词典:泰山其颓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山肴野蔌: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其乐融融: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稳如泰山: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乱。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我早说要下雨,~,下了吧!也说果不然。
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颓垣断壁:形容建筑等残破的景象。
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满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否极泰来: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胜,泰来犹否极。” 否(pǐ):指失利。泰:指顺利。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
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