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敌国 tóng zhōu dí guó
同舟敌国的意思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1. 【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2.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3. 【示例】: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同舟敌国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成语词典:同舟敌国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向:指向。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腹背受敌: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不同凡响: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势均力敌:也说力敌势均。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jǔ)。” 敌:力量相当。
寡不敌众: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丧权辱国: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异国他乡: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一叶孤舟:渺小的一叶船。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普天同庆: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
克敌制胜: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如临大敌:临:面临。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恩同再造:恩德极大如同 使人再生。《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再造:再生。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舟车劳顿: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同床异梦:比喻虽然共同生活或者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同流合污:《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用以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敌众我寡: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情同手足: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大敌当前:当:面对。面对着强敌。形容形势严峻。
同病相怜: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怜:怜惜,同情。
同床共枕:指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蜡。”
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麦舟之赠:麦:麦子;舟:船。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八面受敌: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摧坚陷敌:击败敌人的精锐,摧毁敌军的阵地。
行合趋同:行为志趣相同。
同甘同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盐梅舟楫: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同心合意: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同恶相恤: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乍同乍异: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移国动众:动摇国基及民心。
卖弄国恩: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国步艰难: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际兹国步艰难,方当拨乱反正。” 国步: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