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规过 quàn shàn guī guò
劝善规过的意思
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
成语词典:劝善规过
八仙过海: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也说过眼烟云。
雨过天晴:也说雨过天青。雨后转晴。比喻坏的形势已经过去,出现了好的平静的局面。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益:更加。
乏善可陈:乏:缺乏,缺少;善:优点。可:可以。陈: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叫做“乏善可陈”。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 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善:容易。
白驹过隙:《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意思是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转眼就不见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从善如流: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日臻完善: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骁勇善战:勇猛,善于战斗。
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来用“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彰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汉贾谊《新书·容经》:“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犹:如,同。不及:不足。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改过自新:也说悔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做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 新。”
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善罢甘休:轻易罢休(多用于否定式):这件事他不会~的。善、甘:好,引申为轻易。
说不过去:指不合情理;无法交代:你这样对待人家,太~了。
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神经过敏: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异常锐敏的症状,神经衰弱的患者多有这种症状。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烟云过眼:像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操之过急:办事情过于急躁:这事得分步骤进行,不可~。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乐善好施:爱做好事,喜欢施舍。
将功补过: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过失。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瞒天过海: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招摇过市:指故意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炫耀自己。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知人善任:了解人并且善于任用人。
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沿袭成规: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使之成为了规则。
拟规画圆: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赏善罚淫: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
善败之端:善败:成败。成功与失败的端倪。
委过于人:形容嫁祸给别人。
规旋矩折: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过庭闻礼: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瞻蒲劝穑: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南朝 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鎮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勸穡。室歌千耦,家喜萬鍾。”
长袖善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遏恶扬善:隐瞒缺点或过失 而宣扬其长处。《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光恶不善: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陈善闭邪: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理过其辞:说理多而文采不足。
应规蹈矩:应:顺应;规:圆规;蹈:履行;矩:角尺。夫和矩分别是定圆和方的标准工具,借指礼仪、法度。指谨遵礼法,不越分寸。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见善若惊: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鳃鳃过虑:鳃鳃:恐惧的样子。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
吉祥善事:吉祥而美好的事情。
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高曾规矩:祖宗留下来的成法。
首善之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过门不入: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点头称善: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列功覆过: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能言善道: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隐恶扬善:隐瞒别人坏的方面,宣扬其好的方面。《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恶(è)。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