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圣臣贤 jūn shèng chén xián
君圣臣贤的意思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1.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2. 【出自】:《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3. 【示例】:君圣臣贤国运昌,不须迁务长生方。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五十一回
成语词典:君圣臣贤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嫉妒。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钦差大臣:钦差。现多指上级机关派来的、握有大权的工作人员(多含讥讽意)。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也用于讽刺伪善的人。
请君入瓮:《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记载,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 周兴说:“这个好办,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 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上火,对周兴说:“我奉命来审老兄,请兄入此瓮吧。” 周兴吓得连忙叩头认罪。后来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君辱臣死: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贤妻良母: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子女的好母亲。用来称赞妇女贤惠。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用于形容人才汇聚的盛大场面。
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所宝惟贤:宝:以为珍宝,尊重。所尊重的只是贤人。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举善荐贤: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主忧臣劳: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圣帝明王: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窃簪之臣:春秋 时,楚国一善于偷窃者为 楚 将 子发 所礼遇。后 齐 师伐 楚,子发 兵败。善偷者乃行其技,递次窃得 齐 将军之幬帐、枕及簪。
选贤进能: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忠臣孝子: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四近之臣:皇帝身边的近臣。
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误国欺君:祸害国家,欺骗君主。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无父无君: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圣人之年: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年也。加我數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八:“﹝ 陸希聲 嘗著《易傳》十卷﹞且云:今年四十有七,已及聖人之年,於是作《易傳》以授門人 崔徹、王贊 之徒,復自爲注。”
进谗害贤: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梯愚入圣:指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
贤才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
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柳圣花神:喻指风流女子。
出圣入神:指神奇高妙。
简贤附势: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绍休圣绪:指继承祖先圣哲的美好事业。
圣经贤传:旧称儒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圣经贤传(圣经:传说经圣人手订的著作。贤传:贤人阐释经书的著作)。
神圣工巧: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谋臣猛将: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骨鲠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独行君子:旧指士大夫的独特行为。
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恺悌君子:泛指品德优良,平易近人的人。
神功圣化: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古圣先贤: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推贤举善: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广开贤路:贤: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
君子不齿:君子不屑与之并列。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规贤矩圣:指效法圣贤。
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梁上君子:汉代陈寔的家里,夜间来了一个窃贼,躲在屋梁上,陈寔把他叫做梁上君子(见于《后汉书·陈寔传》),后来就用“梁上君子”做窃贼的代称。
食子徇君:谓吃自己儿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位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嫉贤傲士: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清圣浊贤:汉 末因饥荒禁酿酒。饮酒者讳言酒,谓酒清为圣人,酒浊为贤人。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
推贤进士: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君臣佐使:中医学名词。指方剂的组织。药物中起主治作用的为君,起辅助作用的为臣,协助主药治疗附带的病并抑制主药不良效果的为佐,引药直达病所的为使。
见贤不隐:贤:贤能之人;隐:埋没。看见贤能的人,不予埋没。
君子好逑:逑,通“仇”。仇:配偶,故好逑即好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文君新醮: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得君行道: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
君子协定:指国际间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和书面条约具有相同的效力。借指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的约定。也叫绅士协定。
谦谦君子:《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指谦卑自守的雅士。也用以讽刺事事谦让、毫无原则的人。
尊贤爱才: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逆子贰臣: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褒贤遏恶:赞扬好的,阻止坏的。
文君新寡: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垄亩之臣:垄母:田间。在野的臣民。
琴挑文君: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自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民贵君轻: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忠臣良将: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十室容贤: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