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袍退位 tuō páo tuì wèi
脱袍退位的意思
比喻去职。
【解释】:比喻去职。
成语词典:脱袍退位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退避三舍: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脱颖而出:战国时代,秦兵攻打赵国。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要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门客一起去,但缺一人,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在众人当中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尖儿立刻就会露出来,你来我门下已经三年,没听到过对你的赞扬,你没什么能耐,不去吧!毛遂说,假使我毛遂早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似的,“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就是说,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的,岂止光露个尖儿!(见于《史记·平原君列传》;颖:据旧注,指锥子把儿上套的环)后来用“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脱缰之马:脱掉缰绳的马。比喻没有拘束的人或失去控制的事物。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急流勇退:原指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后多用以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及早引退,明哲保身。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临阵脱逃:军人到阵前要作战时逃跑,也比喻事到临头而退缩逃避。
以退为进: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打退堂鼓: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有困难大家来帮你,你可不能~。
进退维谷: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是。谷:穷尽,比喻困境。
脱白挂绿:脱去白衣,换上绿袍。指初登仕途。
绨袍之赠: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旅进旅退:与大家共进共退。形容自己没有主张,随大溜。《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旅:众人,引申为共同。
三九之位: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
同袍同泽: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位不期骄: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弹丸脱手: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暢。
进退狐疑: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退有后言: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披袍擐甲:指做好战斗准备。
退食从容: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身退功成:指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退徙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持禄保位: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难进易退: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脱兔之势:变化非常迅速的形势。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进荣退辱: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退归林下:退职回归家乡。
不进则退:不前进就要后退。
不知进退:形容言语行为冒失,没有分寸。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有职位不做事。素餐:吃闲饭。
进俯退俯:前进后退都不齐一。
进退可度: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激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
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位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尸位误国: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国家受到损失。
进退首鼠: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进退失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金蝉脱壳:蝉幼虫变为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蝉脱浊秽:蝉脱:蝉蜕皮。比喻摆脱了污浊的环境。
备位将相: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表示徒在其位,只是凑数而已的自谦语。
脱靴磨墨: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
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进锐退速: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进道若退: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避退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备位充数: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通脱不拘: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
脱皮掉肉:喻指卖命(老头子一辈为 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崔巍等《爱与恨》
诗成得袍: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阴阳易位:地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互换其位。
畏葸退缩:因为胆怯而后退。
进退裕如: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惊猿脱兔: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割须弃袍: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进本退末: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动如脱兔:《孙子兵 法 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意思是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嫁时的姑 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一般敏捷。后用以比喻行动十分迅捷。
黄袍加身: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推拥为皇帝。后来用“黄袍加身”指政变成功,夺得政权。
进退存亡: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勇退急流: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
思不出位: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素位而行:指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
出位僭言:出位:超位;僭:越分,僭越。超越自己的低微地位,说了无权说或不应说的话。指超越本人身价的言论。
脱袍退位:比喻去职。
有进无退: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宽袍大袖: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进退触籓: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指进退两难。
势位至尊:势:权势;位:地位。权势和地位极其尊贵。旧指帝王权势地位至高无上。
进退可否: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退思补过: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