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焚徙薪 wèi fén xǐ xīn
未焚徙薪的意思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解释】: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未焚徙薪的近义词
曲突徒薪、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曲突徙薪、防患未然
成语词典:未焚徙薪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史记·陆贾列传》:“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焚膏继晷: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 :油脂,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天。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 未然。”
羽毛未丰:小鸟还未长成,身上的羽毛很稀。比喻还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丰:丰满。
未老先衰: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素未谋面:谋面:见面。指平素没有见过面。
生死未卜: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
忧心如焚:忧愁的心情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tán,火烧)。”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未雨绸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未卜先知:没有占卜就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原来是古代一种用神道和迷信骗人的说法。后来有时用以比喻有预见性。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必然遭到应得的惩罚。
未经世故:指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壮志未酬: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童心未泯: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一夕九徙:九:多次;徙:迁移。一夜之间迁移好几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救焚拯溺: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死生未卜:指是死是活尚未知晓。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薪储之费: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坑灰未冷: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福禄未艾:福禄:福气与禄位;艾:停止。福气和禄位还没有停止。指还可以继续高升,享有荣华富贵。
焚如之祸:遭受火烧的灾祸。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空前未有: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力有未逮:指能力做不到。
徙倚仿徉:徘徊、游荡不定。
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象齿焚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画卵雕薪: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退徙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济河焚舟: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亘古未有: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始料未及: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
口血未干:古人订立盟约时要在嘴上涂上牲畜的血。“口血未干”指订立盟约不久(多用于订立盟约不久就毁约)。
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未亡之人:旧时寡妇的自称。
徙木为信: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焚符破玺: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椒焚桂折: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亘古未闻: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这里指从推敲中选定一个。
芝艾并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雌雄未决:比喻胜负未定。
煮粥焚须:比喻兄弟友爱。
未风先雨: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更仆未罄:换了几班侍者,谈话仍没有结束。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参见“覆醬瓿”、“燒薪”。
创痍未瘳:比喻战后的残迹还没有复原。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焚巢捣穴:比喻彻底摧毁。
徙宅忘妻: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拯溺救焚: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