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蕴请火

束蕴请火 shù yùn qǐng huǒ

束蕴请火的意思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解释】: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成语词典:束蕴请火

热火朝天rè huǒ cháo tiān: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ao: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g:形容怒气特别大。

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满腔怒火mǎn qiāng nù huǒ: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熊熊大火xióng xióng dà huǒ: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灯火辉煌dēng huǒ huī huáng: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炉火纯青lú huǒ chún qīng: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强烈的阳光。

明火执仗míng huǒ zhí zhàng: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

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不瘟不火bù wēn bù huǒ: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煽风点火shān fēng diǎn huǒ: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杀人放火shā rén fàng huǒ: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干柴烈火gān chái liè huǒ: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十万火急shí wàn huǒ jí: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火居道士huǒ jū dào shi: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请君入瓮qǐng jūn rù wèng:《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记载,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 周兴说:“这个好办,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 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上火,对周兴说:“我奉命来审老兄,请兄入此瓮吧。” 周兴吓得连忙叩头认罪。后来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隔岸观火gé àn guān huǒ: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不情之请bù qíng zhī qǐng: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黑灯瞎火hēi dēng xiā huǒ:形容黑暗没有灯光:楼道里~的,下楼时注意点儿。也说黑灯下火。

束手就擒shù shǒu jiù qín: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

放火烧山fàng huǒ shāo shān: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薪火相传xīn huǒ xiāng chuán: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刀山火海dāo shān huǒ hǎi: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油煎火燎yóu jiān huǒ liǎo: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亲急得~的。

不请自来bù qǐng zì lái: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惹火烧身rě huǒ shāo shēn:引火烧身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万家灯火wàn jiā dēng huǒ: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另请高明lìng qǐng gāo míng: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玩火自焚wán huǒ zì fén: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必然遭到应得的惩罚。

风风火火fēng fēng huǒ huǒ: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他~地闯了进来。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势如水火shì rú shuǐ huǒ: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五代史平话·唐》卷下:“诸将相束手无策。”

为民请命wèi mín qǐng mìng: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以火救火yǐ huǒ jiù huǒ: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香火鼎盛xiāng huǒ dǐng shèng:形容人很多.

水火不辞shuǐ huǒ bù cí: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束云担雪shù yún dān xuě:渔夫樵子在野外作业时的艰辛生活。

雪窗萤火xuě chuāng yíng huǒ: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大动肝火dà dòng gān huǒ:指大怒。

烽火四起fēng huǒ sì qǐ: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以火止沸yǐ huǒ zhǐ fèi: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向火乞儿xiàng huǒ qǐ ér: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请人捉刀qǐng rén zhuō dāo: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g: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解衣抱火jiě yī bào huǒ: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同“解衣包火”。

迎门请盗yíng mén qǐng dào:比喻至孝。

解衣包火jiě yī bāo huǒ: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钻火得冰zuān huǒ dé bīng: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膏火之费gāo huǒ zhī fèi: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绝薪止火jué xīn zhǐ huǒ: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自相水火zì xiāng shuǐ huǒ: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烈火辨日liè huǒ biàn rì: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断发请战duàn fà qǐng zhàn: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肚束三篾dù shù sān miè: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不愠不火bù yùn bù huǒ:愠:发怒,生气。形容性格温和,不生气。

洞悉底蕴dòng xī dǐ yùn: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内情。

乞儿向火qǐ ér xiàng huǒ:比喻小人趋炎附势。

束椽为柱shù chuán wéi zhù: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束教管闻shù jiào guǎn wén: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撮盐入火cuō yán rù huǒ: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反风灭火fǎn fēng miè huǒ:比喻施行德政。

燎原烈火liáo yuán liè huǒ: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投笔请缨tóu bǐ qǐng yīng:玩弄文字技巧。

束手束脚shù shǒu shù jiǎo:捆住手脚。比喻行动受限制、不能自由地活动。

救火扬沸jiù huǒ yáng fèi:泼开水去救火。比喻治标而不治本,灾祸依然如故。《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

烽火相连fēng huǒ xiāng lián: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