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贫振穷 fēn pín zhèn qióng
分贫振穷的意思
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1. 【解释】: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2. 【出自】:《左传·昭公四年》:“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
成语词典:分贫振穷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穷途末路:路的尽头。比喻无路可走的地步。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或整理。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几阅寒暑,始得成帙。”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后患无穷: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黩武:滥用武力。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分毫无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一蹶不振:汉刘向《说苑·谈丛》:“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跌了一跤,便缩回脚,再不敢迈步。比喻受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蹶:跌倒。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坐地分赃: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贻害无穷:留下无穷的祸患。
爱憎分明: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穷原竟委:深入追究事物的始末。委:末,尾。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理屈词穷:(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这个和那个。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一贫如洗:形容穷得像被水冲洗过似的,一无所有。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抓紧时间。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恶。《汉书·王莽传》:“穷凶极恶,流毒诸夏。”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嫌贫爱富: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穷奢极欲:也说穷奢极侈。形容生活腐化,奢侈贪婪到了极点。唐郑嵎《津阳门》诗:“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
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穷家富路:指居家可以俭省些,而外出最好多带些钱物,以备不时之需。
一分为二: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贫嘴薄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讨厌。也说贫嘴贱舌。
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分内之事: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人穷志短: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分身无术: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铢分毫析:指细微地分析。
陆贾分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 时,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陆生 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 越 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因以“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平分家产与子孙以为生计。
穷苗苦根:喻指穷苦的人。《中国歌谣资料·一颗更比一颗甜》:“穷苗苦根带土铲,黄连换来甘蔗杆。”
穷纤入微:深入探求深奥的学问。
分而治之:分别治理。
穷思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想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出自于赵鑫珊所著的《天才与疯子——天才的精神结构》一书。
赈贫济乏:赈:救济。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泾渭自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同“泾渭分明”。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分寸之功: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穷山竭泽:谓遍搜山林川泽。《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於不識之獸,皆搜索而獲之。”
分进合击: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难解难分: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形容双方关系亲密,分不开。
瓜分鼎峙: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振裘持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安安分分:做事不敢越轨,为人规矩老实。
分情破爱:指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势孤力穷:力量耗尽,势力孤单。常形容受挫后得不到援助的窘迫处境。
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下回分解: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