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豕听经 mù shǐ tīng jīng
牧豕听经的意思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1. 【解释】: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2. 【出自】:《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成语词典:牧豕听经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意。
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悉听尊便:一切由您的意思。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正儿八经:很正经;严肃认真:他是个~的庄稼人。咱们~地请他来吃顿饭。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苦心经营:经营:筹划,管理。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
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听之任之:(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
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神经过敏: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异常锐敏的症状,神经衰弱的患者多有这种症状。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混淆视听: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分辨不清是非。
神经错乱:通常指犯精神病。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言听计从:对某人说的话,出的主意,全都听信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未经世故:指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
听聪视明: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闭门塞听: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封豕长蛇:大猪与长 蛇。比喻贪婪凶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封:大。
讲经说法: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听谗惑乱: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拨。
大经大法: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同“豕亥鱼鲁”。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历经沧桑: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款言不听: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荒怪不经:极其荒唐,不合常理。
周听不蔽: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经岁之储:岁:一年。够一年用的储蓄。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出何经典:指不知所说出自何书,有无根据。
正正经经:严肃而认真。
渔经猎史: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正儿巴经:正经的;严肃认真的。
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圣经贤传:旧称儒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圣经贤传(圣经:传说经圣人手订的著作。贤传:贤人阐释经书的著作)。
耸耳听闻: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三豕渡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熊经鸱顾: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离经辨志: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年经国纬: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曾经沧海:唐代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来用“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屏息谛听:屏住呼吸仔细的听。
元经秘旨:微妙的道理。
畔道离经:畔:通“叛”,违背。违背道德,脱离经典。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经天纬地:以天为经,以地为纬。比喻规划宏伟的事业。指治理国家。《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一:“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鹿驯豕暴: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形容狡诈。
经纬万端: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指纵横交错的很多线。比喻头绪很多。汉扬雄《法言·问神》:“神心惚恍,经纬万方。”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