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启事 shān gōng qǐ shì
山公启事的意思
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晋书·山涛传》:“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唐 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最望 山公 启事来。”清 吴伟业《鸳湖曲》:“中散 弹琴竟未终,山公 启事成何用?”
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 《晋书·山涛传》:“ 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 山公 启事’。” 唐 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 ,最望 山公 启事来。” 清 吴伟业 《鸳湖曲》:“ 中散 弹琴竟未终, 山公 启事成何用?”
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
《晋书·山涛传》:“ 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 山公 启事’。” 唐 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 ,最望 山公 启事来。” 清 吴伟业 《鸳湖曲》:“ 中散 弹琴竟未终, 山公 启事成何用?”
成语词典:山公启事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开诚布公: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承前启后:承接以前(过去)的,开创今后(未来)的。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山肴野蔌: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事却人为地引出麻烦、事端。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更(gēng):经历。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终身大事: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假公济私: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事不宜迟: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风流韵事:指吟诗、作画、下棋、弹琴等风雅而有情趣的事。也指男女间的私情。
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原因。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区区小事:区区:小,少。形容很小很少的小事。
万事大吉:形容一切事情都很圆满顺利。
多管闲事: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事在人为:指事情是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成功与否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花花公子:指富贵人家中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稳如泰山: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乱。
大公无私: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叶公好龙: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