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冒虎口

甘冒虎口 gān mào hǔ kǒu

甘冒虎口的意思

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1. 【解释】: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2. 【出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成语词典:甘冒虎口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脱口而出tuō kǒu ér chū: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g:形容怒气特别大。

目瞪口呆mù dèng kǒu dāi: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矢口否认shǐ kǒu fǒu rèn: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龙潭虎穴lóng tán hǔ xué:比喻危险的境地。也说虎穴龙潭。

有口皆碑yǒu kǒu jiē bēi: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如虎添翼rú hǔ tiān yì: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

不甘落后bù gān luò hòu:甘:甘心,愿意。落后:处在别人的后面。不愿意表现出自己不如他人。做什么都不愿落在他人后面。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金口玉言jīn kǒu yù yán: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眈眈(dāndān):注视的样子。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甘之如饴gān zhī rú yí:甜得像糖一样。比喻对某 件事物极为喜爱。也用来表示乐于承受艰难、痛苦。饴(yí):糖浆。

众口铄金zhòng kǒu shuò jīn: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降龙伏虎xiáng lóng fú hǔ: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

赞不绝口zàn bù jué kǒu: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甘拜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心服口服xīn fú kǒu fú: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虎落平阳hǔ luò píng yáng: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空口无凭kōng kǒu wú píng:只是嘴说而没有真凭实据。

血口喷人xuè kǒu pēn rén: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龙争虎斗lóng zhēng hǔ dòu:形容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

善罢甘休shàn bà gān xiū:轻易罢休(多用于否定式):这件事他不会~的。善、甘:好,引申为轻易。

骑虎难下qí hǔ nán xià: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又不能停止,进退两难。《新五代史·郭崇韬传》:“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

敲山震虎qiāo shān zhèn hǔ: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自甘堕落zì gān duò luò: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信口开河xìn kǒu kāi hé: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破口大骂pò kǒu dà mà:指用恶语大声地骂。

养虎为患yǎng hǔ wéi huàn: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舌尖口快shé jiān kǒu kuài: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同甘共苦tóng gān gòng kǔ: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口出狂言kǒu chū kuáng yán: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口不择言kǒu bù zé yán: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张口结舌zhāng kǒu jié shé: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与虎谋皮yǔ hǔ móu pí: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信口雌黄xìn kǒu cí huáng: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一口咬定yī kǒu yǎo dìng: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说法,再不改口。

谈虎色变tán hǔ sè biàn: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哑口无言yǎ kǒu wú yán:哑口: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虎口拔牙hǔ kǒu bá yá: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

口齿伶俐kǒu chǐ líng lì: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苦尽甘来kǔ jìn gān lái:比喻艰苦的境况过去,美好的境况到来。也说苦尽甜来。

冲口而出chōng kǒu ér chū: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不甘寂寞bù gān jì mò:指不甘心冷落清闲、置身事外。

口口声声kǒu kou shēng shēng:形容不止一次地陈说、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他~说不是他干的。

琅琅上口láng láng shàng kǒu: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冒名顶替mào míng dǐng tì:冒用别人的姓名,代替他去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严守秘密。

风口浪尖fēng kǒu làng jiān: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杀人灭口shā rén miè kǒu: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不甘人后bù gān rén hòu: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有积极向上、努力竞争的意味。

祸从口出huò cóng kǒu chū: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良药苦口liáng yào kǔ kǒu: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常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心甘情愿xīn gān qíng yuàn:完全愿意,毫不勉强:为了保卫祖国,洒尽鲜血也~。

众口难调zhòng kǒu nán tiáo:吃饭的人多,很难适合每个人的口味。比喻不容易使所有的人都满意。调(tiáo)。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

有口无心yǒu kǒu wú xīn:嘴上爱说,心里不存什么。

病从口入bìng cóng kǒu rù: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

生龙活虎shēng lóng huó hǔ: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养家糊口yǎng jiā hú kǒu: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为虎作伥wèi hǔ zuò chāng:旧时迷信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导老虎吃人,这种鬼叫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干坏事。伥(chāng)。

狼窝虎穴láng wō hǔ xué: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狼窝”和“虎穴”都代表着危险的野兽巢穴,组合起来形容危机四伏的场所。

卧虎藏龙wò hǔ cáng lóng: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心口不一xīn kǒu bù yī: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不甘示弱bù gān shì ruò: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鸡口牛后jī kǒu niú hòu:《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不在大者之后。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