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耳攒蹄 mǐn ěr cuán tí
泯耳攒蹄的意思
泯耳,耳朵倒下,攒蹄,四蹄并拢。形容顺从。
成语词典:泯耳攒蹄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如雷贯耳: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三国演义》第八回:“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隔墙有耳:墙外有人偷听。指秘密外泄。《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童心未泯: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時治經者各有師承……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非同後世稗耳販目之學也。”
攒眉蹙额:攒眉:皱眉。蹙额:皱额头。眉头额头紧皱。形容愁闷的表情。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耳不离腮:接近,亲密。
耳提面命:也说面命耳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袖手充耳:谓不闻不问。清 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感心动耳:是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一人耳目:统一人们的视听,便于指挥。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雨鬣霜蹄: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眼瞎耳聋:比喻对周围情况全不了解。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 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耸耳听闻: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接耳交头: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跷蹄蹑脚:亦作“蹻蹄躡脚”。亦作“蹻蹄輦脚”。谓脚步轻抬轻放。
耳闻能详: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
当耳边风: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妥首帖耳: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逆耳忠言:逆耳:不顺耳。
耳软心活:耳朵软,心眼儿活,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
挝耳揉腮: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发明耳目:发明:启发,使明白。
佯打耳睁:犹言假装没有听到,没有看见。
清耳悦心: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耳食之徒: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宗生族攒:指同类聚集繁衍。
瞽旷之耳: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酒酣耳热:形容酒兴正浓。
双豆塞耳: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苦口逆耳: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马失前蹄: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
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隔窗有耳: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附耳低语: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
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蹄间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耳口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抓头挖耳:形容竭力思索。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属垣有耳:有人靠着墙偷听。指说话要注意。《诗经·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属垣:附墙。
属人耳目: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聊复尔耳:也作聊复尔尔。姑且如此罢了。《晋书·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尔:如此。耳:而已,罢了。
攒锋聚镝:受到众多的刀箭围攻。比喻备受舆论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