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兵减灶 tiān bīng jiǎn zào
添兵减灶的意思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1. 【解释】: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2.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成语词典:添兵减灶
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
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锦上添花: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残兵败将: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也说添油加醋。
缓兵之计: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兵不厌诈: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
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黩武:滥用武力。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厉兵秣马:见〖秣马厉兵〗。
偷工减料: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按兵不动:《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原指作战时控制一部分力量暂不行动。现比喻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按:控制。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骄兵必败: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汉书·魏相传》:“相曰:‘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短兵相接: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楚辞 九歌 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短兵:刀、剑等短武 器。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虾兵蟹将: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狗腿子。
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这次试验失败了,咱们~。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 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有增无减:事物的量或程度只是增长、加深,而不减少、降低。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老弱残兵:比喻由于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天兵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哀兵必胜:《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兵精粮足:兵士精壮,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兵骄将傲:士兵骄纵,将官傲慢。
兵临城下: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治兵以信: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选士厉兵: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
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兵在其颈: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行兵列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贫国弱兵:使国家贫困,使军队削弱。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
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风兵草甲:犹言草木皆兵。
抵掌谈兵:形容毫无拘束地畅谈军事。
带减腰围: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兵已在颈: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
兵微将寡: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兵刃相接:刀枪武器互相接触。指白刃战。
兵连祸结:《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指战祸接连不断。
讳兵畏刑: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诘戎治兵:指整治军事。
分身减口: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增砖添瓦:犹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
兵为邦捍: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按甲寝兵: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沈灶产鼃:灶淹没于水中,日久致孳生青蛙。形容水患严重。《国语·晋语九》:“﹝ 趙襄子 ﹞乃走 晉陽,晉 師圍而灌之,沈竈産鼃,民無畔意。”韦昭 注:“沈竈,懸釜而炊也。産鼃,鼃生於生竈也。鼃,蝦蟆也。”亦作“沈竈生鼃”。晋 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濫,潢潦横流,沈竈生鼃,中庭運舟。”
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兵弱于外:军队弱小,对外作战失败。
起兵动众: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拥兵玩寇:将帅掌握军队却不将消灭敌人当一回事。
水火兵虫: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单兵孤城: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兵勇将猛: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算减一升:形容计算精妙准确。
兵败将亡:形容军队作战失败。
瓦灶绳床:形容非常贫穷。
放屁添风:比喻在一边助威。
材士练兵:犹言勇士精兵。
玉减香消:比喻美人的消瘦、萎靡。同“玉减香销”。
兵强则灭: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训兵秣马: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清锅冷灶: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